【德厚流光 浸润前茅】党建引领 “双减”落地——非遗进校园 文脉润童心
为让千年非遗走出典籍、走进校园,让传统文化的种子在少年心中扎根生长,9月30日上午,柳州市前茅小学“非遗进校园”主题活动盛大启幕,用鲜活的文化体验为孩子们打开了一扇触摸传统的大门。
领导关怀——嘱托与期许共燃传承热情
活动现场暖意融融,城中区文化馆馆长李丽芳率先上台,以热情洋溢的致辞开启了交流篇章。她结合柳州本地非遗故事,生动阐释了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与传承意义,更向在场师生深情寄语,鼓励孩子们主动走近非遗、了解非遗,在体验中感受文化根脉,话语间满是对少年一代扛起传承重任的殷切期盼。
随后,城中区委常委、统战部部长佟德军上台讲话,他充分肯定了此次“非遗进校园”活动的价值,强调要让非遗文化成为滋养童心的重要养分。在全场师生的热切注视下,他郑重宣布“柳州市前茅小学非遗进校园活动正式启动”,话音未落,现场掌声、欢呼声交织在一起,将活动氛围推向新高,也为这场文化传承之旅拉开了精彩序幕。
启动仪式——光影与行动共启非遗新篇
在我校精心制作的非遗宣传片里,非遗不再是典籍中遥远的传说,而是化作了课堂上的专注眼神、操场上的灿烂笑容。它正以最鲜活、最可触的方式,在每一颗童心深处悄然种下文化传承的种子。
“非遗文化进学校,歌树发芽标新苗……”柳州山歌非遗传承人身着民族盛装,以一曲经典山歌拉开展演序幕。传承人手持芦笙,旋律或欢快或悠扬,瞬间将现场带入浓郁的柳州风情中,同学们沉浸在山歌的独特韵味里。
在鲤鱼绢画作品展示时,传承人讲述了绢画的颜料制作以及鲤鱼绢画的文化寓意,一条条造型生动的“鲤鱼”仿佛在绢布上灵动游弋;三江农民画则以夸张的构图、绚丽的色彩展现侗族生活场景,充满乡土气息与艺术张力。
随后,我校师生身着传统练功服,带来八段锦展示。“两手托天理三焦,左右开弓似射雕……”伴随着舒缓的音乐,师生们动作舒展、刚柔并济,将这项传统养生功法的神韵展现得淋漓尽致,赢得现场阵阵掌声,也让大家感受到非遗文化在强身健体方面的独特价值。
最后,我校学生身着民族服饰,带来柳州山歌合唱。稚嫩的童声与悠扬的山歌旋律交织,唱出了少年儿童对非遗文化的喜爱与传承之志,将活动氛围推向高潮。
倡议发起——共担非遗传承使命
活动尾声,学生代表发出非遗传承倡议书,呼吁全体同学“学习非遗知识、参与非遗实践、传播非遗文化”。在倡议结束后,与会嘉宾与师生代表合影留念,为本次“非遗进校园”启动仪式画上圆满句号。
这场“非遗进校园”启动仪式,不仅让前茅小学的师生们亲手触摸了非遗的温度、真切感知了传统的魅力,更在校园里播撒下文化传承的火种,营造出“人人知非遗、人人爱非遗”的浓厚氛围。学校也将以此次启动仪式为新起点,持续深耕非遗教育:通过开设特色非遗课程、组建趣味非遗社团、邀请非遗传承人驻校指导等方式,让非遗文化真正走进课堂、融入日常,引导更多孩子在耳濡目染中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成长为传统文化的守护者与创新者。
策划:江柳英
审核:陈 燕
文字:李俐亭
图片:教学部门
美编:邹欣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