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2014:柳州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来源: 本站原创  |   发布日期: 2015-07-03 16:07    |  作者: 韦丹 谭柳兰

   

    回顾2014年,我市基础教育“三年攻坚”的稳步推进,城乡教师轮岗交流的大规模开展,以及对集团化教育办学模式的积极探索,对我市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与发展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这一系列措施的实施,有力地促进了我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全面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

柳州市景行小学柳东校区(柳东新区教文办供图)

    “三年攻坚”稳步推进

    城中区的文华中学、柳南区的航鹰中学及和美小学、柳东新区实验小学、阳和工业新区的古亭山小学已竣工;柳北区积极协调解决新建学校土地及建设,组织本区行政执法局、征地办、法制办等部门对新建桂景湾路小学项目的建设用地问题进行协调,目前已完成该项目的围墙施工建设;柳南区完成航五路小学依法拆除程序;鱼峰区启动桂柳路中学依法拆除程序;城中区已递交调整市学院路小学、市学院路中学项目用地选址的请示……2014年期间,总投资18.8亿元 、攻坚项目86个的“市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学校基本建设三年攻坚”有序进行着。

    目前我市市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三年攻坚取得阶段性成果:22个新建项目中,已竣工5个,在建9个,前期报建、施工招标8个; 2个改建项目已全部竣工;62个扩建项目中,已竣工17个,在建32个,完成招标待开工5个,前期报建、施工招标8个。目前已经竣工的项目可新增级数405个,新增学位26535个。

    2015年,除了继续加快推进“三年攻坚”项目建设,我市还将通过大力推进市区义务教育学校图书和教学仪器设备标准化建设,着力改善农村薄弱学校办学条件,继续推进义务教育集团化办学模式改革,全面有效推进教师轮教工作,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方面的工作,促进我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市教育局领导姚尹意、吴桂贞与我市顶岗跟班学习教师座谈交流

    城乡师资流动促均衡

    为了提高农村学校师资水平,缩小城乡教育差距,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柳州市委市政府提出实施城区学校教师到农村学校支教,同时农村学校教师到城区学校顶岗跟班学习制度。

   “去年9月到岗,时间一下就飞过去了。乡下的孩子求知欲强,动手能力强。农村学校是展现人生的另一舞台。对我来说是一种历练,给了我广阔的视野。”谈起自己的轮教学校——三江侗族自治县古宜镇中心小学,柳南区银山小学教师王悦曦兴致盎然。

    “在柳邕路第一小学顶岗跟班学习期间,使我受益匪浅,市区学校有优越的育人环境、每周有丰富多彩的教师基本功竞赛、导师们新颖独特的教学技法及学生优良的行为习惯。我打算在返回原校后大力推行柳邕一小的每周一个主题的‘学生经典诵读’和校领导每日‘查岗式’为老师排忧解难的做法。”来自三江县林溪乡中心小学的新任校长杨连娃同样收获满满。

    去年,我市在全区率先开展大规模的教师轮岗交流工作,创新轮教模式。柳州市开展边远贫困地区、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人才支持计划工作,派出一百多名市区中小学教师到辖区内的三江侗族自治县、融安县、鹿寨县、融水苗族自治县进行支教,各县学校也派出相对应的教师到支援学校跟班顶岗和学习,以促进教学交流、提高教学质量。9月中旬,所有参与支教、走教、轮岗交流的教师已到任新的教学岗位,让经验丰富的教师与薄弱学校的需求实现“点对点”对接,取得了初步成效。

    在各县区和全市各中小学的共同努力下,目前我市四城区、鹿寨、三江、柳城等县区已制定双向轮岗交流的具体实施方案,明确县域内义务教育学校联盟名单 、年度教师交流名单。与此同时,我市已制订《柳州市中小学教师队伍轮岗交流工作方案》;在经费保证上,我市制定激励政策,明确从市区到县 、新区轮岗交流的教师每年可获得相应的补助;此外,我市还明确各学校及主管部门在年度考核等级评定、专业技术岗位聘任、各级奖项评选、培训培养对象选拔等工作中,优先考虑参与支教、轮岗交流或具有这一经历的教师。

柳北区集团化办学授牌仪式现场(三十五中供图)

    集团化办学形成辐射

    2014年12月,柳北区义务教育集团化办学正式挂牌成立,十五中、三十五中、三十九中、雀儿山路二小等“名校”为龙头组建教育集团。随着教育集团的成立,各教育集团的总部与分校之间通过多种形式的合作,促使整个教育集团的教育教学质量提升,使更多学生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

    近年来,柳州市积极探索义务教育集团化办学模式,开展大学区制试点和探索,建立学校联盟,扩大优质资源。城中区以景行小学、弯塘路小学、公园路小学、文惠小学为龙头,组建四大小学优质教育集团,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柳北区启动特色办学提升项目,以市十五中、市三十五中、市三十九中为龙头,组建初中优质教育集团;鱼峰区开展“学区制”改革试验,解决“择校热”问题;柳南区探索九年一贯制,重点解决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读书问题。今年景行小学柳东校区正式揭牌成立,在我市首次实现名校跨区域办学,这是优质教育均衡化的又一体现。

    我市现有的教育集团通过“名校+新校”“名校+弱校”“名校+农校”等多种形式,采取“师傅带徒弟”、加强培训等方式,把名校的教育理念、教育思想、课改成果、师资优势、社会影响力等教育资源配置到不同区域、不同学校,快速提升薄弱学校办学水平,实现名校资源利用效益最大化。在名校集团里,名校总部和分校之间既有统一的协调和管理,以保证同样的教育品质;各分校之间又相对独立,追求各自的办学特色,在集团化过程中,强校保持了学校特色,并站在更高的高度促进教育均衡,对薄弱学校而言,则是引进了优质资源,满足了人民群众更高的教育需求。(柳州教育网 韦丹 谭柳兰)


特别报道
盘点2014:柳州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来源: 本站原创  |   发布日期: 2015-07-03 16:07    |  作者: 韦丹 谭柳兰

   

    回顾2014年,我市基础教育“三年攻坚”的稳步推进,城乡教师轮岗交流的大规模开展,以及对集团化教育办学模式的积极探索,对我市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与发展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这一系列措施的实施,有力地促进了我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全面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

柳州市景行小学柳东校区(柳东新区教文办供图)

    “三年攻坚”稳步推进

    城中区的文华中学、柳南区的航鹰中学及和美小学、柳东新区实验小学、阳和工业新区的古亭山小学已竣工;柳北区积极协调解决新建学校土地及建设,组织本区行政执法局、征地办、法制办等部门对新建桂景湾路小学项目的建设用地问题进行协调,目前已完成该项目的围墙施工建设;柳南区完成航五路小学依法拆除程序;鱼峰区启动桂柳路中学依法拆除程序;城中区已递交调整市学院路小学、市学院路中学项目用地选址的请示……2014年期间,总投资18.8亿元 、攻坚项目86个的“市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学校基本建设三年攻坚”有序进行着。

    目前我市市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三年攻坚取得阶段性成果:22个新建项目中,已竣工5个,在建9个,前期报建、施工招标8个; 2个改建项目已全部竣工;62个扩建项目中,已竣工17个,在建32个,完成招标待开工5个,前期报建、施工招标8个。目前已经竣工的项目可新增级数405个,新增学位26535个。

    2015年,除了继续加快推进“三年攻坚”项目建设,我市还将通过大力推进市区义务教育学校图书和教学仪器设备标准化建设,着力改善农村薄弱学校办学条件,继续推进义务教育集团化办学模式改革,全面有效推进教师轮教工作,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方面的工作,促进我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市教育局领导姚尹意、吴桂贞与我市顶岗跟班学习教师座谈交流

    城乡师资流动促均衡

    为了提高农村学校师资水平,缩小城乡教育差距,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柳州市委市政府提出实施城区学校教师到农村学校支教,同时农村学校教师到城区学校顶岗跟班学习制度。

   “去年9月到岗,时间一下就飞过去了。乡下的孩子求知欲强,动手能力强。农村学校是展现人生的另一舞台。对我来说是一种历练,给了我广阔的视野。”谈起自己的轮教学校——三江侗族自治县古宜镇中心小学,柳南区银山小学教师王悦曦兴致盎然。

    “在柳邕路第一小学顶岗跟班学习期间,使我受益匪浅,市区学校有优越的育人环境、每周有丰富多彩的教师基本功竞赛、导师们新颖独特的教学技法及学生优良的行为习惯。我打算在返回原校后大力推行柳邕一小的每周一个主题的‘学生经典诵读’和校领导每日‘查岗式’为老师排忧解难的做法。”来自三江县林溪乡中心小学的新任校长杨连娃同样收获满满。

    去年,我市在全区率先开展大规模的教师轮岗交流工作,创新轮教模式。柳州市开展边远贫困地区、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人才支持计划工作,派出一百多名市区中小学教师到辖区内的三江侗族自治县、融安县、鹿寨县、融水苗族自治县进行支教,各县学校也派出相对应的教师到支援学校跟班顶岗和学习,以促进教学交流、提高教学质量。9月中旬,所有参与支教、走教、轮岗交流的教师已到任新的教学岗位,让经验丰富的教师与薄弱学校的需求实现“点对点”对接,取得了初步成效。

    在各县区和全市各中小学的共同努力下,目前我市四城区、鹿寨、三江、柳城等县区已制定双向轮岗交流的具体实施方案,明确县域内义务教育学校联盟名单 、年度教师交流名单。与此同时,我市已制订《柳州市中小学教师队伍轮岗交流工作方案》;在经费保证上,我市制定激励政策,明确从市区到县 、新区轮岗交流的教师每年可获得相应的补助;此外,我市还明确各学校及主管部门在年度考核等级评定、专业技术岗位聘任、各级奖项评选、培训培养对象选拔等工作中,优先考虑参与支教、轮岗交流或具有这一经历的教师。

柳北区集团化办学授牌仪式现场(三十五中供图)

    集团化办学形成辐射

    2014年12月,柳北区义务教育集团化办学正式挂牌成立,十五中、三十五中、三十九中、雀儿山路二小等“名校”为龙头组建教育集团。随着教育集团的成立,各教育集团的总部与分校之间通过多种形式的合作,促使整个教育集团的教育教学质量提升,使更多学生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

    近年来,柳州市积极探索义务教育集团化办学模式,开展大学区制试点和探索,建立学校联盟,扩大优质资源。城中区以景行小学、弯塘路小学、公园路小学、文惠小学为龙头,组建四大小学优质教育集团,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柳北区启动特色办学提升项目,以市十五中、市三十五中、市三十九中为龙头,组建初中优质教育集团;鱼峰区开展“学区制”改革试验,解决“择校热”问题;柳南区探索九年一贯制,重点解决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读书问题。今年景行小学柳东校区正式揭牌成立,在我市首次实现名校跨区域办学,这是优质教育均衡化的又一体现。

    我市现有的教育集团通过“名校+新校”“名校+弱校”“名校+农校”等多种形式,采取“师傅带徒弟”、加强培训等方式,把名校的教育理念、教育思想、课改成果、师资优势、社会影响力等教育资源配置到不同区域、不同学校,快速提升薄弱学校办学水平,实现名校资源利用效益最大化。在名校集团里,名校总部和分校之间既有统一的协调和管理,以保证同样的教育品质;各分校之间又相对独立,追求各自的办学特色,在集团化过程中,强校保持了学校特色,并站在更高的高度促进教育均衡,对薄弱学校而言,则是引进了优质资源,满足了人民群众更高的教育需求。(柳州教育网 韦丹 谭柳兰)


版权所有 柳州市教育局 桂JS201103-001
桂ICP备05004853号 桂公网安备45020202000309号
网站标识码:4502000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