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树一批红色榜样】义无反顾的前行,只为坚守心中的信念

来源: 柳州教育网  |   发布日期: 2021-05-19 16:04    |  作者: 朱琳

    为学习和弘扬身边优秀教师先进事迹与爱岗敬业的奉献精神,我市各学校积极挖掘了教育系统一线教师的育人事迹,通过宣传展示教育系统工作者昂扬向上、锐意进取的精神面貌,以他们为榜样,激励教育系统广大党员群众不忘育人初心,牢记树人使命,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本期我们来认识柳州市三江县独峒镇第二中学的梁锦辉老师。

“这是一场几乎看不到成果的战役,但我们必须坚守,因为这是我们的职责,虽然不能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但这是社会赋予我们的责任。”作为特殊教育的老师梁锦辉深深感悟到,不管经历多少风雨,流下多少汗水和泪水,他选择义无反顾,依然继续前行。

鼓励学生勇敢表达

残疾学生一般会语言不清,语句表达不完整,意思不连贯,难以表达自己的思想。面对诧言学生,上课时,梁锦辉经常让孩子们朗读数学题目,说出题目的意思,增强他们的胆量和自信心,消除他们的自卑心理,让他们更好地融入班级里。在课外,梁锦辉经常找他们谈心,锻炼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三年初中学习生活过后,他们几乎能和正常人一样说话聊天。例如:有个学生叫梁某敏,诧言严重,语句表达不完整,意思不连贯,很难表达自己的思想,同学们都不愿与他相处,让他产生自卑心理。初一时,梁某敏经常逃学,成绩很差,后来经过梁锦辉的耐心教育,再通过大量的说与练,他的语言表达逐渐连贯,一个学期后不仅主动找老师谈心,还主动找同学交流,由一个内向型学生转变成一个活泼的外向型学生,成绩也提升很快,初中毕业时数学考了97分,初中顺利毕业。

积极想对策帮助智残学生

智残儿童的缺陷是智力方面出现的障碍,他们的智力明显低于其他儿童,对于随班就读的智残学生,梁锦辉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设计补偿他们心理发展的缺陷,为他们制定切实可行的个别教学计划,确保教学适合残疾学生特殊学习的需要。在教学活动中开发学生的智力,梁锦辉通过列举现实生活中最简单,最直观的事物,让孩子们通过看颜色、闻气味,亲手触摸事物的形状和大小,认知事物。他还制作卡片来让学生看它们图形面貌,以此来让学生辨别事物,增强智残儿童的感知能力和记忆能力,然后再进一步让他们分清什么是固体,什么是液体,什么是气体。把他们对观察感知事物的方式发挥到最大限度。这样,老师既传授了学生知识,又启发学生感受生活。梁锦辉曾在三江斗江镇任教时,教过一个智残学生梁新峰,孩子在他制定的设计补偿心理发展的个别教学计划的教育中克服了智力障碍,在感知能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等方面都得到很大提升,如今能帮助父亲管理经营小商店,当上了小老板。

为农村特教事业添砖加瓦

人残志不残,是教育工作者教育残疾学生的法宝。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不管是五官健全还是身有残缺,是富贵还是贫穷,都不过是这个世界的匆匆过客,因此我们必须活得快乐,活得精彩,活得幸福。这是梁锦辉作为特教工作者想要传授给残疾学生的人生哲理。虽身处逆境,奋发有为方显英雄本色,世界著名的物理学家霍金就是人残志不残的典范,张海迪是残疾人学习的榜样,人残何所惧,志残此身虚。

如今在农村依然有大量的残疾人,梁锦辉作为农村教师一线工作者,他紧紧跟随着社会发展,想方设法克服重重困难,不断探索残疾教育的方式和方法,在做好随班就读残疾生的教育工作的同时,又要做好送教下乡入户帮扶残疾人脱盲工作。梁锦辉希望自己能为祖国培养好下一代,为提高中华民族全民文化素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特别报道
【选树一批红色榜样】义无反顾的前行,只为坚守心中的信念
来源: 柳州教育网  |   发布日期: 2021-05-19 16:04    |  作者: 朱琳

    为学习和弘扬身边优秀教师先进事迹与爱岗敬业的奉献精神,我市各学校积极挖掘了教育系统一线教师的育人事迹,通过宣传展示教育系统工作者昂扬向上、锐意进取的精神面貌,以他们为榜样,激励教育系统广大党员群众不忘育人初心,牢记树人使命,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本期我们来认识柳州市三江县独峒镇第二中学的梁锦辉老师。

“这是一场几乎看不到成果的战役,但我们必须坚守,因为这是我们的职责,虽然不能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但这是社会赋予我们的责任。”作为特殊教育的老师梁锦辉深深感悟到,不管经历多少风雨,流下多少汗水和泪水,他选择义无反顾,依然继续前行。

鼓励学生勇敢表达

残疾学生一般会语言不清,语句表达不完整,意思不连贯,难以表达自己的思想。面对诧言学生,上课时,梁锦辉经常让孩子们朗读数学题目,说出题目的意思,增强他们的胆量和自信心,消除他们的自卑心理,让他们更好地融入班级里。在课外,梁锦辉经常找他们谈心,锻炼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三年初中学习生活过后,他们几乎能和正常人一样说话聊天。例如:有个学生叫梁某敏,诧言严重,语句表达不完整,意思不连贯,很难表达自己的思想,同学们都不愿与他相处,让他产生自卑心理。初一时,梁某敏经常逃学,成绩很差,后来经过梁锦辉的耐心教育,再通过大量的说与练,他的语言表达逐渐连贯,一个学期后不仅主动找老师谈心,还主动找同学交流,由一个内向型学生转变成一个活泼的外向型学生,成绩也提升很快,初中毕业时数学考了97分,初中顺利毕业。

积极想对策帮助智残学生

智残儿童的缺陷是智力方面出现的障碍,他们的智力明显低于其他儿童,对于随班就读的智残学生,梁锦辉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设计补偿他们心理发展的缺陷,为他们制定切实可行的个别教学计划,确保教学适合残疾学生特殊学习的需要。在教学活动中开发学生的智力,梁锦辉通过列举现实生活中最简单,最直观的事物,让孩子们通过看颜色、闻气味,亲手触摸事物的形状和大小,认知事物。他还制作卡片来让学生看它们图形面貌,以此来让学生辨别事物,增强智残儿童的感知能力和记忆能力,然后再进一步让他们分清什么是固体,什么是液体,什么是气体。把他们对观察感知事物的方式发挥到最大限度。这样,老师既传授了学生知识,又启发学生感受生活。梁锦辉曾在三江斗江镇任教时,教过一个智残学生梁新峰,孩子在他制定的设计补偿心理发展的个别教学计划的教育中克服了智力障碍,在感知能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等方面都得到很大提升,如今能帮助父亲管理经营小商店,当上了小老板。

为农村特教事业添砖加瓦

人残志不残,是教育工作者教育残疾学生的法宝。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不管是五官健全还是身有残缺,是富贵还是贫穷,都不过是这个世界的匆匆过客,因此我们必须活得快乐,活得精彩,活得幸福。这是梁锦辉作为特教工作者想要传授给残疾学生的人生哲理。虽身处逆境,奋发有为方显英雄本色,世界著名的物理学家霍金就是人残志不残的典范,张海迪是残疾人学习的榜样,人残何所惧,志残此身虚。

如今在农村依然有大量的残疾人,梁锦辉作为农村教师一线工作者,他紧紧跟随着社会发展,想方设法克服重重困难,不断探索残疾教育的方式和方法,在做好随班就读残疾生的教育工作的同时,又要做好送教下乡入户帮扶残疾人脱盲工作。梁锦辉希望自己能为祖国培养好下一代,为提高中华民族全民文化素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版权所有 柳州市教育局 桂JS201103-001
桂ICP备05004853号 桂公网安备45020202000309号
网站标识码:4502000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