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下30金!柳州健儿闪耀区学运会 体教融合铸就新辉煌
在刚刚落幕的广西第十四届学生运动会上,
柳州健儿以锐不可当之势闪耀赛场
221名运动员在11个大项中奋勇拼搏,
斩获30枚金牌、37枚银牌、26枚铜牌,
金牌总数较上届跃升7枚,创下历史新高!
其中6个大项金牌数傲居全区榜首,更在三大球赛场写下浓墨重彩的篇章:男女篮、男女排首次实现“双冠”壮举,女篮、女排双双成就学运会“四连冠”伟业,男足一举摘取含金量最高的高中组桂冠!高杆绣球项目亦首次将男女团体冠军收入囊中。
本届运动会,其他参赛项目同样表现出色:
田径项目获得5金4银6铜;
羽毛球项目获得4金3银1铜;
足球项目获得1金1银1铜;
乒乓球项目获得女子1铜;
毽球项目获得3金1银;
游泳项目获得4金22银13铜;
啦啦操项目获得2金2银2铜;
武术项目获得5金4银2铜。
赛场荣光的背后,是柳州市教育局对体育育人价值的深刻践行。近年来,柳州坚持“以体育人、以体育心” 的工作要求,构建起学校“精品+特色”、学生“普及+特长”、教师“全面+专长”的三维体育工作格局,以赛事融合为引擎,破除体教壁垒,让每个学生“身上有汗、眼里有光”,铺就学生全面成长之路。
柳州市教育局会同市体育局于2021年印发了《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柳州市青少年健康发展的实施方案》,从完善青少年体育赛事体系、加强体育传统特色学校建设、深化体校改革、规范社会体育组织、大力培养体育教师和教练员队伍、强化政策支持七个方面明确了行政部门体教深度融合工作内容。
柳州在全区率先实施“赛事融合”——青少年体育竞赛“一体化设计、一体化推进”策略,市教育局与市体育局联合出台了《柳州市青少年儿童竞赛体系创新改革方案(试行)》,并每年制定青少年体育竞赛活动计划,打造“周周有活动、月月有赛事”的活力图景。2021年以来,每年举办的市级赛事超过50项,2023年高达81项,参与到市级项目比赛的学生达到4万多人次。创新推出市级“小学生班级篮球冠军联赛”“小学生班级足球冠军联赛”,让竞赛的触角深入校园最基础的单元。2024年,以县(区)为单位的足球和篮球争霸赛成功举办,标志着柳州首次实现足球、篮球项目“班级、校级、县级、市级”四级贯通联赛体系,真正点燃了全市校园体育热情。
柳州在全区首创开展学校体育、艺术教育“四个一百”(即“百校优质大课间、百佳体艺社团、百节优质体艺课、百所体艺特色校”)评选活动,每三年举办一届。评选活动全面覆盖学校体育工作重要内容,总结提炼优秀工作经验做法,挖掘优秀体育教师,校与校互通有无,师与师取长补短。
柳州从2023年底启动体育中考改革工作,将分值由60分提高至100分,考试项目从原有的“三类四项”扩展为“四类十九项”,学生可在四类中自由选三类,每类选一项,形成165种组合,满足个性化需求。此次改革即增加考试选项,又增加过程性评价,不仅降低学生对传统体能项目的依赖,还降低评分标准。“双增双降”既减轻家长和学生的负担焦虑,又培养学生特长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有效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促进其健康成长。
系列举措成效斐然,学生体质健康优良率从39.96%跃升至58.58%,提前完成“十四五”达到55%的目标,成为广西首个突破50%大关的地市;体育师资力量持续壮大,专职教师数量由2314人增加到2768人,正高级教师数量位居全区之首;体育场地设施显著改善,运动场地面积由501万平方米提升至544万平方米,体育运动场面积达标占比由84.65%提升至94%。体育器械配备达标率,由93.33%提升至97%。儿童青少年近视率由57.15%下降至46.8%。
2021年以来全市共有8所学校获评自治区体育特色示范学校称号。此外,柳州更获教育部认可,2021年5月成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改革试验区,2025年初步确认为第二批全国青少年足球人才培养改革试点市,共有10所中小学校(1所高中、3所初中和6所小学)列入试点校,足球人才成长通道全面打通。目前,全市共有 97所学校获评全国校园足球特色校;城中区获批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满天星”训练营。
在体教融合的沃土上,柳州学子正以矫健身姿奔向更广阔的世界舞台。近年来,我市学生累计在国际、国内赛事中摘得多项冠军,彭秋萍、肖思雨、胡家进、罗姗姗、吴昊等一批闪亮的名字,以及静兰小学、十四中等学校团队,在残奥会、冬青奥会等国际赛场展现柳州力量,为国争光,为柳州添彩!
柳州教育以体育为笔,正奋力书写着青少年全面发展与城市精神蓬勃向上的时代答卷。汗水浇灌荣誉,拼搏铸就梦想——这条融合与突破之路,必将引领龙城健儿奔向更壮阔的星辰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