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强校】沪上取经拓视野 赋能强校新征程 ——柳州市“初中强校工程”骨干教师赴上海优质学校跟岗研修④

来源: 柳州市教育局  |   发布日期: 2025-09-29 10:50    |  作者: 韦丹


近日,柳州市“初中强校工程”创建校的100余名初中管理骨干教师到上海开展了为期10天的深度研修。期间,他们经过聚焦理论的集中培训后,根据前期的结对情况,分组深入上海市14所优质学校进行沉浸式跟岗学习。接下来,我们将持续推出各组“影子研修”的学习日常。

本期,我们将分享学员们在上海中国中学、静教院附属学校、静安区彭浦初级中学跟岗学习的情况——



九月的上海,梧桐叶渐染秋意,教育的热忱却愈发炽烈。柳州市铁五中学、柳州市第四十一中学的教师团队走进了上海中国中学,开启了一场以“文化浸润·五育融合”为主题的深度研修。


清晨八点,伴随着庄严的国歌声,一场别开生面的升旗仪式拉开帷幕。学生自编自演的舞台剧、师生互动访谈,将“以规塑风、以文化人”的德育理念生动呈现,让跟岗团队教师教师深切感受到仪式背后的育人温度。随后,在该校校长郑敏芳的引导下,跟岗团队参观了校史陈列室、万卷堂、巧艺馆、岐黄阁等特色场馆。从史料影像到墨香书韵,从手作创新到中医智能设备,中国中学将“五育融合”具象化为可触可感的校园场景,令柳州教师沉浸式体验到文化育人的深厚底蕴。

课堂是教育的主阵地。跟岗教师深入语文、数学、英语、地理等多学科课堂,观摩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实践。上海中国中学的教师们注重个体差异,搭建思维平台,创新教学策略,将学科素养融入互动环节,引导学生从“学会”走向“会学”。课后,双方教师围绕教学设计、评价机制、素养落地等话题展开热烈研讨,在思想碰撞中收获教学优化的灵感。

校情与党建专题培训同样引人深思。该校党总支书记徐翊系统介绍了学校的发展脉络与党建融合实践,强调“党建引领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路径。校长郑敏芳则围绕教学常规与“双新”背景下的人才培养,分享了从青年教师赋能到名师孵化的分层培养体系,为柳州学校提供了可借鉴的教师发展蓝图。


由柳州铁一中(初中部)和柳州市崇远中学教师组成的跟岗小队则走进被誉为“创造奇迹”的上海市静安区教育学院附属学校,聚焦“课堂转型与系统创新”,探寻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底层逻辑。



活动伊始,上海市静安区教育学院附属学校原校长张人利,带来《课堂教学研究的教学方式视角》专题讲座。他提出“教育是不填满,应该留白”“用研究的视角看待教学”等观点,深刻诠释了学校“尊重人、理解人、发展人”的教育哲学。随后,校园参观让跟岗教师们直观感受到理念的落地:学生在“博物馆式”长廊中自主探究,教师办公室弥漫着研讨氛围,整个校园宛如一座“会呼吸”的学习共同体。

在学科深耕环节,校长倪继明校长介绍了学校“大思政”“大健康”等创新项目,讲解了如何将国家育人要求转化为学生可感、可参与的成长平台。

课堂观摩与评课环节同样务实高效。一节八年级英语课《Benefits of curiosity》以五次递进式任务突破阅读难点,课后教研员精准点评,既肯定亮点,也直指问题,为教学优化提供专业支撑。下午的《九年一贯制学校特需学生的个别化干预》讲座,系统介绍了“校家社医”协同的干预体系,展现了学校“一个都不能少”的育人担当。

几天下来,跟岗小队对上海市静安区教育学院附属学校感触最深刻之处,是该校不盲目追逐浮华的教育技术,而是始终基于对学生、教师的深度理解与尊重。学校致力于将先进教育理念转化为一套可操作、可复制、可持续的系统化实践体系。而这,为柳州市“初中强校工程”的推进提供了极具价值的范本。

“我们深知,教育改革并非空中楼阁,而是需像静教院附校这般,将理念细化为每一节课的设计、每一次评课的指导、每一项学生培养举措。”一名跟岗教师表示,“未来,我们将积极推动上海经验与柳州本土教育实际相结合,努力走出一条符合本地学情、助力学校高质量发展的特色路径。”



鹿寨县实验初级中学与鹿寨中学的教师团队则前往上海市彭浦初级中学,聚焦“人工智能赋能教学”与“体育特色发展”,汲取学校提质增效的新经验。

课堂是学习的起点。该校语文教师杜文佳的课堂《你是人间四月天》以问题链驱动学生思维,展现“以学为中心”的课堂范式;体育教师赵琰的课堂则融合信息技术,通过视频回放实时纠正武术动作,实现传统体育与现代技术的深度融合。


在交流环节,该校校长揭文富重点介绍了学校在AI赋能教与学方面的探索:课堂观察系统、智能诊断工具、差异化听课本设计、项目化学习推进等,凸显数据驱动下的教学精准性与专业性。学校党总支书记丁先波则分享了学校体育工作的创新实践——保证学生每日两小时体育活动,引入AI跳绳、投篮数据榜,激发锻炼热情,营造浓厚体育文化。

研讨环节,跟岗团队与该校教师围绕课堂改革、技术融合、校园文化等话题展开深度对话,大家各抒己见,分享经验、碰撞思想,为学校未来的发展拓宽了思路、明确了方向。




往期推荐:





█ 柳州市“初中强校工程”学科领导者上海研修班跟岗学习分享①柳州市第八中学叶晓云

█ 柳州市“初中强校工程”学科领导者上海研修班跟岗学习分享②柳州市文华中学 陆柳菲

█柳州市“初中强校工程”学科领导者上海研修班跟岗学习分享③柳州市第十二中学

点分享
点收藏
点点赞
点在看



特别报道
【初中强校】沪上取经拓视野 赋能强校新征程 ——柳州市“初中强校工程”骨干教师赴上海优质学校跟岗研修④
来源: 柳州市教育局  |   发布日期: 2025-09-29 10:50    |  作者: 韦丹


近日,柳州市“初中强校工程”创建校的100余名初中管理骨干教师到上海开展了为期10天的深度研修。期间,他们经过聚焦理论的集中培训后,根据前期的结对情况,分组深入上海市14所优质学校进行沉浸式跟岗学习。接下来,我们将持续推出各组“影子研修”的学习日常。

本期,我们将分享学员们在上海中国中学、静教院附属学校、静安区彭浦初级中学跟岗学习的情况——



九月的上海,梧桐叶渐染秋意,教育的热忱却愈发炽烈。柳州市铁五中学、柳州市第四十一中学的教师团队走进了上海中国中学,开启了一场以“文化浸润·五育融合”为主题的深度研修。


清晨八点,伴随着庄严的国歌声,一场别开生面的升旗仪式拉开帷幕。学生自编自演的舞台剧、师生互动访谈,将“以规塑风、以文化人”的德育理念生动呈现,让跟岗团队教师教师深切感受到仪式背后的育人温度。随后,在该校校长郑敏芳的引导下,跟岗团队参观了校史陈列室、万卷堂、巧艺馆、岐黄阁等特色场馆。从史料影像到墨香书韵,从手作创新到中医智能设备,中国中学将“五育融合”具象化为可触可感的校园场景,令柳州教师沉浸式体验到文化育人的深厚底蕴。

课堂是教育的主阵地。跟岗教师深入语文、数学、英语、地理等多学科课堂,观摩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实践。上海中国中学的教师们注重个体差异,搭建思维平台,创新教学策略,将学科素养融入互动环节,引导学生从“学会”走向“会学”。课后,双方教师围绕教学设计、评价机制、素养落地等话题展开热烈研讨,在思想碰撞中收获教学优化的灵感。

校情与党建专题培训同样引人深思。该校党总支书记徐翊系统介绍了学校的发展脉络与党建融合实践,强调“党建引领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路径。校长郑敏芳则围绕教学常规与“双新”背景下的人才培养,分享了从青年教师赋能到名师孵化的分层培养体系,为柳州学校提供了可借鉴的教师发展蓝图。


由柳州铁一中(初中部)和柳州市崇远中学教师组成的跟岗小队则走进被誉为“创造奇迹”的上海市静安区教育学院附属学校,聚焦“课堂转型与系统创新”,探寻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底层逻辑。



活动伊始,上海市静安区教育学院附属学校原校长张人利,带来《课堂教学研究的教学方式视角》专题讲座。他提出“教育是不填满,应该留白”“用研究的视角看待教学”等观点,深刻诠释了学校“尊重人、理解人、发展人”的教育哲学。随后,校园参观让跟岗教师们直观感受到理念的落地:学生在“博物馆式”长廊中自主探究,教师办公室弥漫着研讨氛围,整个校园宛如一座“会呼吸”的学习共同体。

在学科深耕环节,校长倪继明校长介绍了学校“大思政”“大健康”等创新项目,讲解了如何将国家育人要求转化为学生可感、可参与的成长平台。

课堂观摩与评课环节同样务实高效。一节八年级英语课《Benefits of curiosity》以五次递进式任务突破阅读难点,课后教研员精准点评,既肯定亮点,也直指问题,为教学优化提供专业支撑。下午的《九年一贯制学校特需学生的个别化干预》讲座,系统介绍了“校家社医”协同的干预体系,展现了学校“一个都不能少”的育人担当。

几天下来,跟岗小队对上海市静安区教育学院附属学校感触最深刻之处,是该校不盲目追逐浮华的教育技术,而是始终基于对学生、教师的深度理解与尊重。学校致力于将先进教育理念转化为一套可操作、可复制、可持续的系统化实践体系。而这,为柳州市“初中强校工程”的推进提供了极具价值的范本。

“我们深知,教育改革并非空中楼阁,而是需像静教院附校这般,将理念细化为每一节课的设计、每一次评课的指导、每一项学生培养举措。”一名跟岗教师表示,“未来,我们将积极推动上海经验与柳州本土教育实际相结合,努力走出一条符合本地学情、助力学校高质量发展的特色路径。”



鹿寨县实验初级中学与鹿寨中学的教师团队则前往上海市彭浦初级中学,聚焦“人工智能赋能教学”与“体育特色发展”,汲取学校提质增效的新经验。

课堂是学习的起点。该校语文教师杜文佳的课堂《你是人间四月天》以问题链驱动学生思维,展现“以学为中心”的课堂范式;体育教师赵琰的课堂则融合信息技术,通过视频回放实时纠正武术动作,实现传统体育与现代技术的深度融合。


在交流环节,该校校长揭文富重点介绍了学校在AI赋能教与学方面的探索:课堂观察系统、智能诊断工具、差异化听课本设计、项目化学习推进等,凸显数据驱动下的教学精准性与专业性。学校党总支书记丁先波则分享了学校体育工作的创新实践——保证学生每日两小时体育活动,引入AI跳绳、投篮数据榜,激发锻炼热情,营造浓厚体育文化。

研讨环节,跟岗团队与该校教师围绕课堂改革、技术融合、校园文化等话题展开深度对话,大家各抒己见,分享经验、碰撞思想,为学校未来的发展拓宽了思路、明确了方向。




往期推荐:





█ 柳州市“初中强校工程”学科领导者上海研修班跟岗学习分享①柳州市第八中学叶晓云

█ 柳州市“初中强校工程”学科领导者上海研修班跟岗学习分享②柳州市文华中学 陆柳菲

█柳州市“初中强校工程”学科领导者上海研修班跟岗学习分享③柳州市第十二中学

点分享
点收藏
点点赞
点在看



版权所有 柳州市教育局 桂JS201103-001
桂ICP备05004853号 桂公网安备45020202000309号
网站标识码:4502000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