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润心田 向阳而行】医教协同织密校园“心”防护网——柳州心理健康培训鱼峰、柳南、鹿寨专场纪实⑤
近日,市教育局联合市卫生健康委深入开展“医教协同”行动,在全市组织开展10场覆盖10个县区的心理健康知识巡讲活动暨心理干预技能实操演练,为全市中小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开展专题培训。
目前,各县区的活动已全面完成,今天来看鱼峰区、柳南区和鹿寨县专场的情况——
鱼峰区
鱼峰区专场活动在柳州市第八中学多功能报告厅举行,辖区中小学、市直属高中及中职学校的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齐聚参训。
培训开篇,广西壮族自治区脑科医院儿少心理科三区副主任医师杨盼带来《中小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及应对策略》专题讲座。拥有10余年精神心理卫生工作经验的杨医师,结合临床案例系统梳理了中小学生焦虑、抑郁等问题的表现与成因,提出“早期识别—科学沟通—分级干预”的实操框架,用通俗解读让专业知识更易内化,为教师精准关注学生心理状态打下理论基础。
案例演练环节成为全场焦点。柳州市第二十四中学心理团队以一名初三学生的经历为原型,设置“提问式沟通”与“共情式引导”两种场景对比演练:前者通过询问心情、睡眠等信息建立心理档案,后者则以“肯定感受、理解困境”的方式营造接纳氛围,直观展现沟通方式的差异;柳东新区实验小学心理团队则还原抑郁倾向学生辅导场景,通过共情引导、优点强化等技巧,帮助学生转变消极认知。现场教师沉浸式参与,深刻体会“共情与倾听”的重要性。
演练后,柳州市教育系统心理教育名师工作室主持人马列子从“评估理念、情绪疏导、赋能引导”等维度点评,肯定“将评估融入干预”的亮点;杨盼则针对“情绪信号捕捉”“疏导话术优化”提出细节建议。市教科所心理教研员余潇强调,心理教师需做好“知识传播者、技术践行者、协同者”三重角色,为后续工作指明方向,参训教师纷纷表示“收获满满,可操作性强”。
柳南区
柳南区专场活动在柳州市壶西实验中学五菱校区举办,110余名辖区中小学心理教师及班主任参加。活动以“专家授课+实操展示+专家点评”的创新模式进行,实现学术深度与实践温度的融合。
柳南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区委教育工委书记闫伟丽出席活动并讲话。她强调,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要为孩子打开“情感之窗、探索之窗、希望之窗”,做好“关注、分类、跟踪、联动”四项工作,推动区域心理健康教育走深走实。
活动中,柳州市工人医院临床心理科医生王睿以《中小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分析和应对》开讲,从现代医学视角将心理问题划分为“适应性问题”与“疾病性问题”,逐一解析特征、成因及干预方法,为教师提供理论支撑;柳州市社会福利医院临床心理科医生覃柳勤带来《守护“心灵引路人”》讲座,通过“生命线自我觉察技术”等五类方法,帮助教师调适压力、提升心理韧性;柳州市柳工中学校长童壮则以《“三通一平”法则搭建家校沟通桥梁》为题,提出“平等沟通、理性沟通、分类沟通”的实操策略,破解家校合作难点。
柳州市银山小学教师谭凯元带领团队演绎“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全流程”:从风险识别、现场干预,到家校沟通、团队评估,六幕情景演练生动还原实战场景,台下掌声不断。
活动现场气氛活跃,互动频频。学员们纷纷表示,此次活动内容贴合实际需求,形式新颖,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与可操作性,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也会将所学理论运用于解决实际问题,一如既往用自己的爱心、耐心、责任心,助力学生健康成长。
鹿寨县
鹿寨县专场在鹿寨县城南第二小学温情启幕,全县小学专兼职心理教师、城南二小全体班主任及特邀学校代表参训,活动延续“专家引领—情境实操—专业点评—总结提升”四阶递进模式,精准对接校园心理工作需求。
上午,广西壮族自治区脑科医院心理咨询师韦海玲的专题讲座,根据青少年心理成长特点,通过“理论+案例”的方式,讲解了教学场景中学生突发心理问题的原因、识别技巧、应对策略及校园预防体系,帮助教师们掌握具体干预方法。
实操演练环节,鹿寨县心理团队教师通过角色扮演,还原班级管理中的典型心理危机场景,让教师在模拟实战中掌握干预技巧。
“今天的互动让我意识到,作为班主任我们要密切关注学生情绪与行为,在日常教育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正确地觉察、表达情绪。同时,还要加强家校联动,必要时协助家长对接专业支持,共同携手守护学生的心理健康。”一名参加活动的教师分享收获时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