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思政课”联盟启航,让工业精神燃遍校园——柳州市成立大中小学“工业思政课”联盟暨教学研究中心

来源: 柳州教育  |   发布日期: 2025-11-21 16:25    |  作者: 韦柳林

11月20日,柳州市大中小学“工业思政课”联盟暨教学研究中心成立大会在柳州职业技术大学官塘校区举行。市教育局相关科室,市教科所、职教中心负责人,各县区教育局及局属学校思政工作分管领导,以及联盟单位代表共同出席。

活动现场

市委教育工委专职副书记,市教育局党组成员杨立永,柳州职业技术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瞿凡及各学校代表共同见证柳州市大中小学“工业思政课”联盟和教学研究中心成立。

柳州市大中小学“工业思政课”联盟和教学研究中心正式成立

杨立永指出,联盟与研究中心的成立是我市教育系统落实立德树人 “一号工程”的关键举措,是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守正创新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重要指示的生动实践。他强调,联盟和研究中心应着力构建“全场景”大课堂,搭建“多元化”大平台,锻造“高素质”大师资,努力将其建设为智慧凝聚的高地、资源共享的平台和育人创新的引擎,打造具有广泛影响力与显著育人成效的柳州“工业思政课”品牌,为培养热爱工业、投身实业、具有家国情怀的优秀人才,服务柳州工业高质量发展和制造强国建设贡献教育力量。

瞿凡表示,学校作为联盟和研究中心的重要成员单位,将积极推动“工业思政课”品牌建设,开放教学资源、实践平台与研究成果,推进跨学段交流,为各项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有力保障。

在交流环节,柳州市鱼峰区教育局副局长谭艳玲、景行小学副校长常瑜、第三十五中学党委书记王剑利、第二中学党委委员石欣、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于钟凌分别围绕区域品牌建设、平台构建、课程开发及工业人才培养等方面作经验分享,呈现柳州市“工业思政课”百花齐放的良好局面。

教学展示环节,柳州职业技术大学潘华华老师以《AI赋能“工业思政课”》探索数智技术与思政教育的融合路径;李超梅老师与钢一中学肖菲老师联合呈现跨学段“行走的工业思政课”,展现工业精神传承与内容衔接的创新实践。

柳州职业技术大学潘华华老师授课现场

李超梅老师与钢一中学肖菲老师联合

呈现跨学段授课


据悉,今年4月,柳州市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印发《柳州市大中小学“工业思政”品牌建设实施方案》,构建“1399N”育人体系,将工匠精神、实业报国理念贯穿全学段,着力打造具有柳州辨识度的思政品牌。目前,由市教育局统筹指导,柳州职业技术大学牵头成立的联盟已覆盖全市10个县区,共66所大中小学校。

柳州市教育系统以思政“小课堂”为基点,构建“小学启蒙认知、初中研学体悟、高中探究分析、大学实践创新”的递进式课程体系,市级投入50万元优化10所校级实践教学场馆,带动38所中小学建设特色场馆,并遴选建设“双百精品课程”,推动课程协同育人。同时,善用社会“大课堂”,围绕柳州产业特色开发“传统工业寻根”“新兴产业探秘”等主题路线,编制实践指导手册,打造“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精品研学项目,广受学生欢迎。



特别报道
“工业思政课”联盟启航,让工业精神燃遍校园——柳州市成立大中小学“工业思政课”联盟暨教学研究中心
来源: 柳州教育  |   发布日期: 2025-11-21 16:25    |  作者: 韦柳林

11月20日,柳州市大中小学“工业思政课”联盟暨教学研究中心成立大会在柳州职业技术大学官塘校区举行。市教育局相关科室,市教科所、职教中心负责人,各县区教育局及局属学校思政工作分管领导,以及联盟单位代表共同出席。

活动现场

市委教育工委专职副书记,市教育局党组成员杨立永,柳州职业技术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瞿凡及各学校代表共同见证柳州市大中小学“工业思政课”联盟和教学研究中心成立。

柳州市大中小学“工业思政课”联盟和教学研究中心正式成立

杨立永指出,联盟与研究中心的成立是我市教育系统落实立德树人 “一号工程”的关键举措,是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守正创新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重要指示的生动实践。他强调,联盟和研究中心应着力构建“全场景”大课堂,搭建“多元化”大平台,锻造“高素质”大师资,努力将其建设为智慧凝聚的高地、资源共享的平台和育人创新的引擎,打造具有广泛影响力与显著育人成效的柳州“工业思政课”品牌,为培养热爱工业、投身实业、具有家国情怀的优秀人才,服务柳州工业高质量发展和制造强国建设贡献教育力量。

瞿凡表示,学校作为联盟和研究中心的重要成员单位,将积极推动“工业思政课”品牌建设,开放教学资源、实践平台与研究成果,推进跨学段交流,为各项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有力保障。

在交流环节,柳州市鱼峰区教育局副局长谭艳玲、景行小学副校长常瑜、第三十五中学党委书记王剑利、第二中学党委委员石欣、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于钟凌分别围绕区域品牌建设、平台构建、课程开发及工业人才培养等方面作经验分享,呈现柳州市“工业思政课”百花齐放的良好局面。

教学展示环节,柳州职业技术大学潘华华老师以《AI赋能“工业思政课”》探索数智技术与思政教育的融合路径;李超梅老师与钢一中学肖菲老师联合呈现跨学段“行走的工业思政课”,展现工业精神传承与内容衔接的创新实践。

柳州职业技术大学潘华华老师授课现场

李超梅老师与钢一中学肖菲老师联合

呈现跨学段授课


据悉,今年4月,柳州市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印发《柳州市大中小学“工业思政”品牌建设实施方案》,构建“1399N”育人体系,将工匠精神、实业报国理念贯穿全学段,着力打造具有柳州辨识度的思政品牌。目前,由市教育局统筹指导,柳州职业技术大学牵头成立的联盟已覆盖全市10个县区,共66所大中小学校。

柳州市教育系统以思政“小课堂”为基点,构建“小学启蒙认知、初中研学体悟、高中探究分析、大学实践创新”的递进式课程体系,市级投入50万元优化10所校级实践教学场馆,带动38所中小学建设特色场馆,并遴选建设“双百精品课程”,推动课程协同育人。同时,善用社会“大课堂”,围绕柳州产业特色开发“传统工业寻根”“新兴产业探秘”等主题路线,编制实践指导手册,打造“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精品研学项目,广受学生欢迎。



版权所有 柳州市教育局 桂JS201103-001
桂ICP备05004853号 桂公网安备45020202000309号
网站标识码:4502000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