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日报】发现美 鉴赏美 创造美 ——看我市学生艺术实践工作坊的有益实践

来源: 柳州日报  |   发布日期: 2021-11-03 11:41    |  作者: 全媒体记者 谢耘

柳州日报2021年11月3日05版

柳江区特殊教育学校巧手坊的孩子正在制作串珠作品。

柳城县社冲中心小学学生的石头画作品。 (本文图片均由受访者提供)

色彩鲜艳的茄子、白菜、南瓜,姿态各异的人形奥运体育图标,红色主题漫画……看着这些作品,很难把它们和原本的形象——鹅卵石联系起来。10月30日,柳州市学生艺术实践工作坊现场展示活动在市青少年宫举行,不少作品让人印象深刻,这正是我市学生艺术实践工作坊的成果。学生在艺术的熏陶中,逐步提高发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点石成“画”学生更自信

“我们学校旁边有一块地有很多鹅卵石,我时常想,如何就地取材让孩子们感受到艺术的魅力。”张艺芳是柳城县社冲中心小学的数学兼美术教师,偶然间突发奇想,尝试在鹅卵石上作画,从而逐渐探索建立了学校的石头画工作坊。

工作坊成立之后,连张艺芳也没想到,乡村的孩子们有这么强的艺术感知力和创造力。“我从孩子们的作品中,感受到了他们丰富的内心世界。”令张艺芳印象最深的,是一名叫王清月的学生,原本她性格内向,很少说话。但她自从开始画石头画后,就爱上了这门艺术,每次谈到石头画就滔滔不绝,眼睛里充满了神采,整个人也变得更自信了。在市学生艺术实践工作坊现场展示活动中,一名参观嘉宾在石头画前驻足,欣赏良久后,请王清月为他画了一幅石头画。“孩子们的作品得到来自外界的认可,他们对艺术的兴趣一定会更浓厚。”张艺芳欣慰地说。

点亮特殊孩子的校园生活

生活中从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对此,柳江区特殊教育学校教师罗美珍深以为然。柳江区特殊教育学校通过组建巧手坊开展手工串珠课,用色彩丰富特殊孩子的校园生活,提高他们手眼协调能力。

参加手工串珠课的孩子有的有智力障碍,有的有听力或语言障碍。罗美珍说,手工串珠需要使用各类珠子和鱼线进行制作,非常考验手眼协调能力,还需要有不怕困难的毅力和耐心。“从外形的观察到动手串珠,从过线到收线,我们的孩子制作一个简单的串珠作品大概需要上4节手工课。”罗美珍介绍,在这个过程中,老师们要不厌其烦地教孩子们制作方法,随时用爱心安抚他们,还要在他们串错时及时帮助他们修改,鼓励他们完成作品。目前,巧手坊一共有120多件串珠作品,有绣球、生活用品、福字等。

“对于特殊孩子而言,能够耐心完成这些作品实属不易。”罗美珍说,孩子们上了手工串珠课以后,变得更有耐心、更为沉着冷静,心情也变好了,一些孩子还会迫不及待地把自己的作品拿给她看。“希望他们能在这门课程中获益,以后可以进一步发展为谋生技能。”罗美珍说。



媒体聚焦
【柳州日报】发现美 鉴赏美 创造美 ——看我市学生艺术实践工作坊的有益实践
来源: 柳州日报  |   发布日期: 2021-11-03 11:41    |  作者: 全媒体记者 谢耘

柳州日报2021年11月3日05版

柳江区特殊教育学校巧手坊的孩子正在制作串珠作品。

柳城县社冲中心小学学生的石头画作品。 (本文图片均由受访者提供)

色彩鲜艳的茄子、白菜、南瓜,姿态各异的人形奥运体育图标,红色主题漫画……看着这些作品,很难把它们和原本的形象——鹅卵石联系起来。10月30日,柳州市学生艺术实践工作坊现场展示活动在市青少年宫举行,不少作品让人印象深刻,这正是我市学生艺术实践工作坊的成果。学生在艺术的熏陶中,逐步提高发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点石成“画”学生更自信

“我们学校旁边有一块地有很多鹅卵石,我时常想,如何就地取材让孩子们感受到艺术的魅力。”张艺芳是柳城县社冲中心小学的数学兼美术教师,偶然间突发奇想,尝试在鹅卵石上作画,从而逐渐探索建立了学校的石头画工作坊。

工作坊成立之后,连张艺芳也没想到,乡村的孩子们有这么强的艺术感知力和创造力。“我从孩子们的作品中,感受到了他们丰富的内心世界。”令张艺芳印象最深的,是一名叫王清月的学生,原本她性格内向,很少说话。但她自从开始画石头画后,就爱上了这门艺术,每次谈到石头画就滔滔不绝,眼睛里充满了神采,整个人也变得更自信了。在市学生艺术实践工作坊现场展示活动中,一名参观嘉宾在石头画前驻足,欣赏良久后,请王清月为他画了一幅石头画。“孩子们的作品得到来自外界的认可,他们对艺术的兴趣一定会更浓厚。”张艺芳欣慰地说。

点亮特殊孩子的校园生活

生活中从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对此,柳江区特殊教育学校教师罗美珍深以为然。柳江区特殊教育学校通过组建巧手坊开展手工串珠课,用色彩丰富特殊孩子的校园生活,提高他们手眼协调能力。

参加手工串珠课的孩子有的有智力障碍,有的有听力或语言障碍。罗美珍说,手工串珠需要使用各类珠子和鱼线进行制作,非常考验手眼协调能力,还需要有不怕困难的毅力和耐心。“从外形的观察到动手串珠,从过线到收线,我们的孩子制作一个简单的串珠作品大概需要上4节手工课。”罗美珍介绍,在这个过程中,老师们要不厌其烦地教孩子们制作方法,随时用爱心安抚他们,还要在他们串错时及时帮助他们修改,鼓励他们完成作品。目前,巧手坊一共有120多件串珠作品,有绣球、生活用品、福字等。

“对于特殊孩子而言,能够耐心完成这些作品实属不易。”罗美珍说,孩子们上了手工串珠课以后,变得更有耐心、更为沉着冷静,心情也变好了,一些孩子还会迫不及待地把自己的作品拿给她看。“希望他们能在这门课程中获益,以后可以进一步发展为谋生技能。”罗美珍说。



版权所有 柳州市教育局 桂JS201103-001
桂ICP备05004853号 桂公网安备45020202000309号
网站标识码:4502000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