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日报】柳职夺冠“密码”:追求卓越的匠心精神 ——记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虚拟现实设计与制作赛项夺冠团队

来源: 柳州日报  |   发布日期: 2023-03-20 15:40    |  作者: 张燕霞 罗世华

柳州日报2023年3月17日04版

获奖师生团队合影。 (肖安桐 赵可盈 摄)

3月10日,柳州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柳职”)为获得首届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冠军的比赛团队举办颁奖仪式。

首届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由我国教育部联合发改委等35个部门共同发起,是目前参赛国家数量最多的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2022年8月,柳职VR团队在该比赛虚拟现实(VR)设计与制作赛项中荣获金牌。柳职VR团队是一个怎样的团队?他们又是如何在高手云集的国际赛场上突围并一举夺冠?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这个优秀的师生团队。

“手拉手”组队 打造最强“柳职战队”

“凭借2021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二等奖,我们获得了世界赛参赛资格。”柳职电子信息工程学院老师覃宝珍介绍,本届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对学生团队的组建方式有严格要求——为促进中外职业教育互融互通、院校交流合作、师生增进友谊,参赛队采用中外“手拉手”组队。虚拟现实赛项则采用混合编队形式,每个参赛队包括2名中国选手和2名在华留学生(或外国选手),其中中国选手须为高等职业学校全日制在籍学生,外国选手(包括在华留学生)须为职业类院校或本科相关专业在籍学生。

如何组建队伍,成为摆在覃宝珍和李闯两名指导老师面前的第一道难关。国外选手负责VR项目设计,需要交付英文设计书,柳职室内设计专业印尼籍留学生安宸厉同学,因擅长平面设计很快入选;广西科技大学国际贸易专业的叶娜雅精通中文和英语,在各级领导的协调下,也顺利加入团队。最终柳职参赛队由两名学校在籍中国学生陈超(2020级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专业)、郑贵添(2019级软件技术专业)和两名印度尼西亚籍留学生叶娜雅、安宸厉组成。

学生团队组建完成后,在学校指导下,指导老师制定了精密的备赛计划。覃宝珍老师为选手解读赛项规程,明确团队目标、个人训练方向和任务,并根据赛项规程和要求,为每一名选手制定个性化训练计划,还邀请郭闯老师担任艺术指导,张金烨子老师审阅英文翻译文档。同时,参赛团队以赛项公开赛题为基础,加量展开训练。为快速提升技能,参赛选手们每周训练6天,每天训练8小时。

此外,为了更好地训练团队合作,参赛选手集中住宿、开展素质拓展训练、进行模拟训练反复磨合,全力打造最强“柳职战队”,最终在赛场上发挥各自优势,一举拿下本次大赛VR赛项金牌。

“公布比赛结果那天,我的第一反应是非常意外,然后才是激动、开心。”回想起当时的情形,指导老师李闯表示,要想在高手如云的赛场上拿到金牌,真的不容易。

“一定要拿回一个世界冠军”

“拿到金牌虽在意料之外,却也是情理之中。”指导老师覃宝珍和李闯说,因为各部门、各学院之间的通力合作和选手间的强强联合,柳职团队得以在世界赛场大放异彩。

与国赛相比,本次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不仅在技术难度上有所提升,奖项数量也大幅缩减,本次世界赛仅设金、银、铜牌各一枚,前50%为优胜奖。并且本次参赛选手全部从上一年国赛获奖队伍中产生,要想在高手如云的赛场上取得好成绩,所面临的压力不言而喻。

但压力很快转为动力。这次比赛注重项目的实用性、写实性、工业性需求,因此,在赛前,团队经过慎重考虑,确定采用大赛官网发布的VR轨道交通开站流程作为团队的训练题目,结合相关工程题目形成训练题库。团队分工明确,国外选手协作完成VR项目设计任务,国内选手协同完成VR项目实现任务。

2022年8月1日至9日,安宸厉和叶娜雅完成了VR项目设计赛段;8月10日,郑贵添和陈超经过8小时的赛程,完成了VR项目制作。4人出色地完成了城轨交通运营虚拟仿真项目的设计与制作任务,展现了优秀的理论素养和技术技能。最终,柳职战队从18支优秀队伍中脱颖而出,斩获金牌。

对冠军的不懈追求,是站上领奖台的强大动力。郑贵添是学校电子信息工程学院2019级软件技术3班的学生,在参加这次比赛之前,他已有多次参加区赛及国赛的经历。除了对VR比较感兴趣之外,他一直坚持不懈地训练,希望能争夺冠军。在2021年的国赛中,团队因为一点小小的失误,以1.5分之差遗憾地与一等奖失之交臂。心有不甘的郑贵添为了自己的梦想再次站上赛场。用郑贵添的话说就是:“一定要拿回一个世界冠军或者全国一等奖!”

2022年毕业后,郑贵添成功专升本进入桂林航天工业学院就读,提及当天的比赛过程,他深有感触地说:“这次比赛经历让我收获颇丰,不仅锻炼了自己的抗压能力和学习能力,也让我拥有了一段难忘的回忆。”

荣誉背后是追求卓越的匠心精神

据了解,柳职从2018年开始申报虚拟现实专业,2019年获批全国首批高职院校虚拟现实专业。2018年、2019年荣获全国职业院校虚拟现实竞赛三等奖,2020年获得广西职业院校区赛一等奖(当年无国赛),2021年获得国赛二等奖,2022年获得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虚拟现实(VR)设计与制作赛项金牌。一个又一个荣誉的背后,是柳职人持之以恒追求卓越的匠心精神。

该校提供的平台和培养机制让虚拟团队师生得以快速成长。2018年创建VR/AR工作室,便购买了电脑和VR设备,并为虚拟团队师生配备专用工作场地,为提质培优创造条件。2019年,成立虚拟现实专业、获得国家级虚拟仿真基地立项,创立虚拟现实仿真工程中心。一次次的硬件升级,一次次的软件平台扩大,为培育金牌选手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在学校提供的平台基础上,柳职也做好接力棒的传递。2021年国赛二等奖获得者郑贵添、陈超、韦文标同学回忆说,刚加入VR团队时,学长们就与大家分享自己的参赛经历,传授比赛经验,这是他们来到团队的第一课,让他们从对比赛一无所知的“小白”,逐渐成为经验丰富的“老将”。一棒又一棒的接力,让每一届参赛学生都能站在先行者的肩膀上向冠军进发,共同提升和成长。

荣誉的传承也是责任的交替。蒙仁是软件技术专业2020届毕业生,曾获大学生数模竞赛一等奖、VR国赛三等奖,毕业后仍然关心和指导学弟、学妹们成长。他说:“学长带学弟、学妹,让别人和自己一样闪闪发光,不仅是责任,也是学习的意义。”



媒体聚焦
【柳州日报】柳职夺冠“密码”:追求卓越的匠心精神 ——记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虚拟现实设计与制作赛项夺冠团队
来源: 柳州日报  |   发布日期: 2023-03-20 15:40    |  作者: 张燕霞 罗世华

柳州日报2023年3月17日04版

获奖师生团队合影。 (肖安桐 赵可盈 摄)

3月10日,柳州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柳职”)为获得首届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冠军的比赛团队举办颁奖仪式。

首届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由我国教育部联合发改委等35个部门共同发起,是目前参赛国家数量最多的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2022年8月,柳职VR团队在该比赛虚拟现实(VR)设计与制作赛项中荣获金牌。柳职VR团队是一个怎样的团队?他们又是如何在高手云集的国际赛场上突围并一举夺冠?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这个优秀的师生团队。

“手拉手”组队 打造最强“柳职战队”

“凭借2021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二等奖,我们获得了世界赛参赛资格。”柳职电子信息工程学院老师覃宝珍介绍,本届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对学生团队的组建方式有严格要求——为促进中外职业教育互融互通、院校交流合作、师生增进友谊,参赛队采用中外“手拉手”组队。虚拟现实赛项则采用混合编队形式,每个参赛队包括2名中国选手和2名在华留学生(或外国选手),其中中国选手须为高等职业学校全日制在籍学生,外国选手(包括在华留学生)须为职业类院校或本科相关专业在籍学生。

如何组建队伍,成为摆在覃宝珍和李闯两名指导老师面前的第一道难关。国外选手负责VR项目设计,需要交付英文设计书,柳职室内设计专业印尼籍留学生安宸厉同学,因擅长平面设计很快入选;广西科技大学国际贸易专业的叶娜雅精通中文和英语,在各级领导的协调下,也顺利加入团队。最终柳职参赛队由两名学校在籍中国学生陈超(2020级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专业)、郑贵添(2019级软件技术专业)和两名印度尼西亚籍留学生叶娜雅、安宸厉组成。

学生团队组建完成后,在学校指导下,指导老师制定了精密的备赛计划。覃宝珍老师为选手解读赛项规程,明确团队目标、个人训练方向和任务,并根据赛项规程和要求,为每一名选手制定个性化训练计划,还邀请郭闯老师担任艺术指导,张金烨子老师审阅英文翻译文档。同时,参赛团队以赛项公开赛题为基础,加量展开训练。为快速提升技能,参赛选手们每周训练6天,每天训练8小时。

此外,为了更好地训练团队合作,参赛选手集中住宿、开展素质拓展训练、进行模拟训练反复磨合,全力打造最强“柳职战队”,最终在赛场上发挥各自优势,一举拿下本次大赛VR赛项金牌。

“公布比赛结果那天,我的第一反应是非常意外,然后才是激动、开心。”回想起当时的情形,指导老师李闯表示,要想在高手如云的赛场上拿到金牌,真的不容易。

“一定要拿回一个世界冠军”

“拿到金牌虽在意料之外,却也是情理之中。”指导老师覃宝珍和李闯说,因为各部门、各学院之间的通力合作和选手间的强强联合,柳职团队得以在世界赛场大放异彩。

与国赛相比,本次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不仅在技术难度上有所提升,奖项数量也大幅缩减,本次世界赛仅设金、银、铜牌各一枚,前50%为优胜奖。并且本次参赛选手全部从上一年国赛获奖队伍中产生,要想在高手如云的赛场上取得好成绩,所面临的压力不言而喻。

但压力很快转为动力。这次比赛注重项目的实用性、写实性、工业性需求,因此,在赛前,团队经过慎重考虑,确定采用大赛官网发布的VR轨道交通开站流程作为团队的训练题目,结合相关工程题目形成训练题库。团队分工明确,国外选手协作完成VR项目设计任务,国内选手协同完成VR项目实现任务。

2022年8月1日至9日,安宸厉和叶娜雅完成了VR项目设计赛段;8月10日,郑贵添和陈超经过8小时的赛程,完成了VR项目制作。4人出色地完成了城轨交通运营虚拟仿真项目的设计与制作任务,展现了优秀的理论素养和技术技能。最终,柳职战队从18支优秀队伍中脱颖而出,斩获金牌。

对冠军的不懈追求,是站上领奖台的强大动力。郑贵添是学校电子信息工程学院2019级软件技术3班的学生,在参加这次比赛之前,他已有多次参加区赛及国赛的经历。除了对VR比较感兴趣之外,他一直坚持不懈地训练,希望能争夺冠军。在2021年的国赛中,团队因为一点小小的失误,以1.5分之差遗憾地与一等奖失之交臂。心有不甘的郑贵添为了自己的梦想再次站上赛场。用郑贵添的话说就是:“一定要拿回一个世界冠军或者全国一等奖!”

2022年毕业后,郑贵添成功专升本进入桂林航天工业学院就读,提及当天的比赛过程,他深有感触地说:“这次比赛经历让我收获颇丰,不仅锻炼了自己的抗压能力和学习能力,也让我拥有了一段难忘的回忆。”

荣誉背后是追求卓越的匠心精神

据了解,柳职从2018年开始申报虚拟现实专业,2019年获批全国首批高职院校虚拟现实专业。2018年、2019年荣获全国职业院校虚拟现实竞赛三等奖,2020年获得广西职业院校区赛一等奖(当年无国赛),2021年获得国赛二等奖,2022年获得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虚拟现实(VR)设计与制作赛项金牌。一个又一个荣誉的背后,是柳职人持之以恒追求卓越的匠心精神。

该校提供的平台和培养机制让虚拟团队师生得以快速成长。2018年创建VR/AR工作室,便购买了电脑和VR设备,并为虚拟团队师生配备专用工作场地,为提质培优创造条件。2019年,成立虚拟现实专业、获得国家级虚拟仿真基地立项,创立虚拟现实仿真工程中心。一次次的硬件升级,一次次的软件平台扩大,为培育金牌选手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在学校提供的平台基础上,柳职也做好接力棒的传递。2021年国赛二等奖获得者郑贵添、陈超、韦文标同学回忆说,刚加入VR团队时,学长们就与大家分享自己的参赛经历,传授比赛经验,这是他们来到团队的第一课,让他们从对比赛一无所知的“小白”,逐渐成为经验丰富的“老将”。一棒又一棒的接力,让每一届参赛学生都能站在先行者的肩膀上向冠军进发,共同提升和成长。

荣誉的传承也是责任的交替。蒙仁是软件技术专业2020届毕业生,曾获大学生数模竞赛一等奖、VR国赛三等奖,毕业后仍然关心和指导学弟、学妹们成长。他说:“学长带学弟、学妹,让别人和自己一样闪闪发光,不仅是责任,也是学习的意义。”



版权所有 柳州市教育局 桂JS201103-001
桂ICP备05004853号 桂公网安备45020202000309号
网站标识码:4502000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