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共享教育幸福,共期一路花香 ——广西柳州市教育共同体发展综述

来源: 人民网-广西频道  |   发布日期: 2023-11-22 10:24    |  作者: 责编:许荩文、叶斌


2023年11月17日

“多亏了柳铁一中的老师们,教会我很多答题技巧,终于考取心仪的大学。” 柳州市三江中学的杨婉雪同学在收到录取通知书后的第一时间向柳铁一中学的牛萍老师报喜。她是来自偏远山寨的侗家女孩,作为留守儿童,成绩平平,当初中考的成绩只是C+等级,如今她以547分的成绩被广西民族大学录取。

杨婉雪取得突飞猛进的成绩,得益于柳州铁一中学与三江中学开展教育共同体(以下简称“教共体”)建设,两校实现教研同步、教学资源共享。随着柳州铁一中学团队的到来,牛萍担任三江中学的副校长,率教师团队赴三江驻校,为学校带来了优质教育资源,帮助学校开创了一番新天地。

做实管理共进,培育结对帮扶“牵牛花”

柳州铁一中学是柳州市优质高中,与三江中学紧密共建源于2021年柳州启动 “教共体”建设,推动城市优质教育资源辐射乡村、薄弱地区常态化,从教育行政管理、学校文化建设、管理团队培育、教育人才培养4个维度,对乡村、薄弱学校进行帮扶,缩小城乡、区域间教育质量差距,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为全市教育高质量发展和乡村人才振兴提供坚实人才支撑。

“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校长是推动学校工作的“发动机”柳州市通过选派名校长到县城教育局挂职副局长或到县城学校任职校长,将成功的办学经验和管理智慧“嫁接”到县城学校,激发县城教师的教学激情,促进了学校师生共同成长。柳州高级中学副校长王伟华亲自带队到柳城中学进行组团式帮扶,2023年,柳城中学的高考成绩创下了近5年来的历史新高。柳州铁一中学4位名师长期驻点三江中学,将柳州铁一中学优秀的办学理念、教育精神、备考文化在三江中学进行精准帮扶,提高了该校教师工作积极性,学生的学业成绩也得到明显提高。截至目前,柳州市牵头学校共选派50名领导干部到联合学校挂职副校长,县区教育局互派管理干部24人,全面覆盖本市所有县区,充分发挥“领头羊”作用。

做深教学共研,培养教师队伍“常青树”

除了深化市县高中“教共体”建设,柳州还深入推进区县“教共体”、区域内“教共体”建设,实现从“输血”到“造血”的转变。区县“教共体”由柳北区、城中区、鱼峰区、柳南区作为牵头单位,其他县区(新区)作为联合单位组建而成;区域内“教共体”,由县域内城镇学校、优质学校作为牵头单位和乡村学校、薄弱学校作为联合单位共同组建而成,每个“教共体”合作期限不少于3年。

来自融安县第三小学语文教师银凤娇在今年柳州市青年教师赛教课中荣获一等奖,这是融安县近年来教师赛教上取得的最好成绩。2019年柳州市城中区景行小学黄子恒担任该校副校长以来,学校的教研取得质的飞跃,“黄副校长亲自上示范课,指导我们如何开展教研活动,让我们对新课改有更深的理解,集体备课也更高效了。” 刚入职三年的银凤娇在教学的道路上迅速成长,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共建2年以来,从幼儿园、小学、初中、教育局四个层面互派挂职领导干部,重点从党支部建设、校(园)管理、骨干教师培养、教研水平提升等方面推动教共体建设,并将成果向乡镇学校和幼儿园辐射,实现了全学段、全领域的教育共同体全覆盖,带动了区域教育的均衡发展。仅城中区派出赴柳东、融安的挂职交流人员就有20人。

优秀乡村教师流失率高,是造成城乡教育不均衡的根本因素, “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柳州市牵头学校和联合学校的教师以“一对二”或“一对多”的模式结为师徒,薪火相传,实现管理共进、教学共研、资源共享、信息互通、师生互动、差异互补的精准帮扶新模式。组建跨地区“教共体”名师工作室,发挥名师“1+N”的同心圆辐射作用,为乡村学校培育“种子”教师,为乡村教育持续“造血”,促进两地教育长足发展,提升两地教师发展内生动力,深度推进帮扶学校教师队伍高质量整体跃升,助力“教育共富”全市发展。

做优资源共享,浇灌均衡发展“百花园”

“当时,我女儿在外地高中就读高一,听说柳州铁一中学和三江中学共建基地班,我马上和孩子商量转回三江上学。”高三2012班的唐宇薇妈妈梁芳葶非常庆幸当初的选择没有错,谈起女儿的变化,梁芳葶心怀感激,“基地班的老师非常认真负责,不仅在学习上帮助孩子合理规划每天的学习时间,在生活上更是细致入微,孩子的形象变得整洁了,心态也由焦虑变得阳光向上”。唐宇薇是“教共体”受益者之一。

“教共体这一举措吸引了不少生源回流,家长也意识到把孩子送出去不如留下来,在家门口能享受好的教育资源。”三江中学校长李吉祥介绍,柳州铁一中学老师团队从教学进度、教学内容的展开、教学方式的变化、教学知识的考核等方面,进行深度交流和集体备课,将好的教学经验和做法向学科老师分享,全面提升三江中学教师业务水平。两校高三备课组组建教学共建群,柳州铁一中学老师及时分享好的教学资源、周测试卷及套题等,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

柳州市教育局局长潘旭阳表示:“截至2023年11月,柳州市建成教育共同体50个,覆盖中小学、幼儿园共计127所。方案实施近两年,以城带县、以强带弱组团式帮扶,构建起了柳州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格局。”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柳州“教共体”打破帮扶合作形式单一化问题,通过协同“集体教研”与“双师共建”并举、协同“特色结对”与“优质种子”并行、“辐射引领”与“内生动力”并重“三协同”形式,实现教共体学校之间教育全方位、多维度深度合作,在县域学校培养更多“大先生”“带头雁”“领头羊”,采取名师为中心、以一带众、以点带面的模式,提升县域教育发展内生动力,推动全市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升。(郑梅丽、陈文姬)



媒体聚焦
【人民网】共享教育幸福,共期一路花香 ——广西柳州市教育共同体发展综述
来源: 人民网-广西频道  |   发布日期: 2023-11-22 10:24    |  作者: 责编:许荩文、叶斌


2023年11月17日

“多亏了柳铁一中的老师们,教会我很多答题技巧,终于考取心仪的大学。” 柳州市三江中学的杨婉雪同学在收到录取通知书后的第一时间向柳铁一中学的牛萍老师报喜。她是来自偏远山寨的侗家女孩,作为留守儿童,成绩平平,当初中考的成绩只是C+等级,如今她以547分的成绩被广西民族大学录取。

杨婉雪取得突飞猛进的成绩,得益于柳州铁一中学与三江中学开展教育共同体(以下简称“教共体”)建设,两校实现教研同步、教学资源共享。随着柳州铁一中学团队的到来,牛萍担任三江中学的副校长,率教师团队赴三江驻校,为学校带来了优质教育资源,帮助学校开创了一番新天地。

做实管理共进,培育结对帮扶“牵牛花”

柳州铁一中学是柳州市优质高中,与三江中学紧密共建源于2021年柳州启动 “教共体”建设,推动城市优质教育资源辐射乡村、薄弱地区常态化,从教育行政管理、学校文化建设、管理团队培育、教育人才培养4个维度,对乡村、薄弱学校进行帮扶,缩小城乡、区域间教育质量差距,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为全市教育高质量发展和乡村人才振兴提供坚实人才支撑。

“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校长是推动学校工作的“发动机”柳州市通过选派名校长到县城教育局挂职副局长或到县城学校任职校长,将成功的办学经验和管理智慧“嫁接”到县城学校,激发县城教师的教学激情,促进了学校师生共同成长。柳州高级中学副校长王伟华亲自带队到柳城中学进行组团式帮扶,2023年,柳城中学的高考成绩创下了近5年来的历史新高。柳州铁一中学4位名师长期驻点三江中学,将柳州铁一中学优秀的办学理念、教育精神、备考文化在三江中学进行精准帮扶,提高了该校教师工作积极性,学生的学业成绩也得到明显提高。截至目前,柳州市牵头学校共选派50名领导干部到联合学校挂职副校长,县区教育局互派管理干部24人,全面覆盖本市所有县区,充分发挥“领头羊”作用。

做深教学共研,培养教师队伍“常青树”

除了深化市县高中“教共体”建设,柳州还深入推进区县“教共体”、区域内“教共体”建设,实现从“输血”到“造血”的转变。区县“教共体”由柳北区、城中区、鱼峰区、柳南区作为牵头单位,其他县区(新区)作为联合单位组建而成;区域内“教共体”,由县域内城镇学校、优质学校作为牵头单位和乡村学校、薄弱学校作为联合单位共同组建而成,每个“教共体”合作期限不少于3年。

来自融安县第三小学语文教师银凤娇在今年柳州市青年教师赛教课中荣获一等奖,这是融安县近年来教师赛教上取得的最好成绩。2019年柳州市城中区景行小学黄子恒担任该校副校长以来,学校的教研取得质的飞跃,“黄副校长亲自上示范课,指导我们如何开展教研活动,让我们对新课改有更深的理解,集体备课也更高效了。” 刚入职三年的银凤娇在教学的道路上迅速成长,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共建2年以来,从幼儿园、小学、初中、教育局四个层面互派挂职领导干部,重点从党支部建设、校(园)管理、骨干教师培养、教研水平提升等方面推动教共体建设,并将成果向乡镇学校和幼儿园辐射,实现了全学段、全领域的教育共同体全覆盖,带动了区域教育的均衡发展。仅城中区派出赴柳东、融安的挂职交流人员就有20人。

优秀乡村教师流失率高,是造成城乡教育不均衡的根本因素, “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柳州市牵头学校和联合学校的教师以“一对二”或“一对多”的模式结为师徒,薪火相传,实现管理共进、教学共研、资源共享、信息互通、师生互动、差异互补的精准帮扶新模式。组建跨地区“教共体”名师工作室,发挥名师“1+N”的同心圆辐射作用,为乡村学校培育“种子”教师,为乡村教育持续“造血”,促进两地教育长足发展,提升两地教师发展内生动力,深度推进帮扶学校教师队伍高质量整体跃升,助力“教育共富”全市发展。

做优资源共享,浇灌均衡发展“百花园”

“当时,我女儿在外地高中就读高一,听说柳州铁一中学和三江中学共建基地班,我马上和孩子商量转回三江上学。”高三2012班的唐宇薇妈妈梁芳葶非常庆幸当初的选择没有错,谈起女儿的变化,梁芳葶心怀感激,“基地班的老师非常认真负责,不仅在学习上帮助孩子合理规划每天的学习时间,在生活上更是细致入微,孩子的形象变得整洁了,心态也由焦虑变得阳光向上”。唐宇薇是“教共体”受益者之一。

“教共体这一举措吸引了不少生源回流,家长也意识到把孩子送出去不如留下来,在家门口能享受好的教育资源。”三江中学校长李吉祥介绍,柳州铁一中学老师团队从教学进度、教学内容的展开、教学方式的变化、教学知识的考核等方面,进行深度交流和集体备课,将好的教学经验和做法向学科老师分享,全面提升三江中学教师业务水平。两校高三备课组组建教学共建群,柳州铁一中学老师及时分享好的教学资源、周测试卷及套题等,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

柳州市教育局局长潘旭阳表示:“截至2023年11月,柳州市建成教育共同体50个,覆盖中小学、幼儿园共计127所。方案实施近两年,以城带县、以强带弱组团式帮扶,构建起了柳州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格局。”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柳州“教共体”打破帮扶合作形式单一化问题,通过协同“集体教研”与“双师共建”并举、协同“特色结对”与“优质种子”并行、“辐射引领”与“内生动力”并重“三协同”形式,实现教共体学校之间教育全方位、多维度深度合作,在县域学校培养更多“大先生”“带头雁”“领头羊”,采取名师为中心、以一带众、以点带面的模式,提升县域教育发展内生动力,推动全市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升。(郑梅丽、陈文姬)



版权所有 柳州市教育局 桂JS201103-001
桂ICP备05004853号 桂公网安备45020202000309号
网站标识码:4502000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