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日报】开创发展新局 教育提质增效 ——柳州教育系统开展“质量提升年”活动回眸

来源: 柳州日报  |   发布日期: 2024-01-29 13:43    |  作者: 刘心蕊 韦苏玲

柳州日报2024-01-26 04版

我市学生参加丰富多彩的课后服务活动。    (本文图片均由市教育局提供)

柳州市景行小学荣获全国青少年劳动技能与智能设计大赛三等奖。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2023年,我市全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发展素质教育。

教育者,非为已往,非为现在,而专为将来。2023年,柳州教育系统扎实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为国育人,为党育才,用一系列实实在在的成绩,让市民感受到了柳州教育提质增效带来的幸福感、获得感。

全方位多样化发展

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柳州教育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现“五育并举”育人体系新发展。

去年,柳州深入推进“大思政建设”。4所学校获评2023年自治区中小学德育示范校,8所学校入选全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示范校,20所学校入选全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示范校。柳州市柳城县实验小学黄嘉善荣获全国“新时代好少年”称号。

推动人的全面发展是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内容,柳州促进“五育”融合,发展素质教育。持续深化体育艺术“四个一百”特色活动,培养学生“一人一技、一生一艺”。全国第七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中,我市获得3个一等奖、3个二等奖、1个三等奖;承接了第一届全国学生(青年)运动会中学(篮球、排球)项目,获5金1银5铜。

我市加速推进现代化教育取得硕果。在广西中小学生程序设计挑战赛中,我市共有370人获奖,获奖人数在全区14个地市中位居第一;在广西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优秀课例展示观摩评选活动中,我市16节课例获奖,一等奖占比52.94%,课例获奖率和一等奖占比均位居广西第一。

2023年,我市聚焦“三新”改革,推进普通高中品牌特色发展。去年5月,我市承办2023年自治区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示范区建设成果展示月活动(柳州专场),展示了柳州示范区的工作经验与成效。

全市16所普通高中获评自治区级示范校,2023年新增柳州市第九中学、融安县第二中学和三江民族高中3所自治区一星级特色普通高中学校,普通高中多样化特色发展取得成果。

对上“衔得好” 对下“接得住”

5.4万个幼儿园招生学位、439所普惠性民办幼儿园、75名学前教育高级职称教师、556所幼儿园纳入集团化办园管理,柳州教育系统着力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入园贵”“入园难”问题得到有效缓解。

去年12月15日,在教育部召开的全国学前教育改革实验区启动暨培训工作视频会上,柳州作为全国普惠性学前教育保障机制实验区代表发言,介绍“柳州经验”。

近年来,柳州坚持把“促进学前教育普惠提质发展”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主要工作任务。通过实施四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柳州学前教育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基本形成城乡覆盖、布局合理、公益普惠、安全优质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

幼有所育、幼有优育、幼有乐育,我市10个自治区级“十四五”规划学前教育质量提升专项课题立项,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水平不断提高。

幼小衔接对上要“衔得好”,对下要“接得住”。2023年,柳州市教育局通过增资源促公平、优管理强服务、兜底保障入学等举措,着力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全市新增义务教育学位1.34万个,义务教育学校招收新生11.63万人,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新生就读公办义务教育学校达98.41%。344所小学在校生34.67万人,114所初中在校生16.36万人。

回眸2023年,柳州相继在2022年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2023年基础教育自治区级教学成果、国家级学科赛教、广西基础教育系列主题教研展评等赛项中收获硕果。

柳州教育系统精准贯彻落实国家“双减”政策,让学生在快乐学习中释放更多活力。《柳州市实行作业信息化管理》入选教育部第六批学校落实“双减”工作典型案例;《广西柳州人工智能教育项目助力区域“双减”工作提质增效》被评为全国“双减”工作优秀案例,是全区唯一市级优秀案例。

打造人才“蓄水池”

在人才培养的“蓄水池”中,职业教育至关重要。柳州职业教育纵深推进国家产教融合试点城市建设,开放合作特色愈加鲜明。

去年9月,教育部公布第一批国家级市域产教联合体名单,广西(柳州)汽车产教联合体成为广西唯一入选的单位。

建设市域产教联合体是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和吸引力的重要举措。我市将进一步形成产教资源匹配,供需对接、双向互促的新格局,产出可复制、可借鉴、可推广的实践经验和创新成果,打造市域产教联合体建设的“柳州样板”。

伴随企业“走出去”,柳州3所高职院校分别牵头组建的“中国—印度尼西亚智能运载装备现代工匠学院”“中国—印度尼西亚新能源汽车现代工匠学院”“中国—马来西亚铁路现代工匠学院”全部入选广西首批中国—东盟现代工匠学院,为企业深度融入全球产业链、价值链和物流链提供平台支持。

职业教育肩负着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职责。2023年,柳州的职业院校在自治区“双高”“双优”建设中成效突显。

柳州市属3所高职院校全部进入广西新一轮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拟建设名单;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在教育部主办的新时代振兴中西部高等教育工作会上作典型发言;市属3所中职学校全部入选广西优质中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项目名单;在第三届全国新能源汽车关键技术技能大赛中,职业院校师生获得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的好成绩。



媒体聚焦
【柳州日报】开创发展新局 教育提质增效 ——柳州教育系统开展“质量提升年”活动回眸
来源: 柳州日报  |   发布日期: 2024-01-29 13:43    |  作者: 刘心蕊 韦苏玲

柳州日报2024-01-26 04版

我市学生参加丰富多彩的课后服务活动。    (本文图片均由市教育局提供)

柳州市景行小学荣获全国青少年劳动技能与智能设计大赛三等奖。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2023年,我市全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发展素质教育。

教育者,非为已往,非为现在,而专为将来。2023年,柳州教育系统扎实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为国育人,为党育才,用一系列实实在在的成绩,让市民感受到了柳州教育提质增效带来的幸福感、获得感。

全方位多样化发展

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柳州教育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现“五育并举”育人体系新发展。

去年,柳州深入推进“大思政建设”。4所学校获评2023年自治区中小学德育示范校,8所学校入选全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示范校,20所学校入选全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示范校。柳州市柳城县实验小学黄嘉善荣获全国“新时代好少年”称号。

推动人的全面发展是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内容,柳州促进“五育”融合,发展素质教育。持续深化体育艺术“四个一百”特色活动,培养学生“一人一技、一生一艺”。全国第七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中,我市获得3个一等奖、3个二等奖、1个三等奖;承接了第一届全国学生(青年)运动会中学(篮球、排球)项目,获5金1银5铜。

我市加速推进现代化教育取得硕果。在广西中小学生程序设计挑战赛中,我市共有370人获奖,获奖人数在全区14个地市中位居第一;在广西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优秀课例展示观摩评选活动中,我市16节课例获奖,一等奖占比52.94%,课例获奖率和一等奖占比均位居广西第一。

2023年,我市聚焦“三新”改革,推进普通高中品牌特色发展。去年5月,我市承办2023年自治区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示范区建设成果展示月活动(柳州专场),展示了柳州示范区的工作经验与成效。

全市16所普通高中获评自治区级示范校,2023年新增柳州市第九中学、融安县第二中学和三江民族高中3所自治区一星级特色普通高中学校,普通高中多样化特色发展取得成果。

对上“衔得好” 对下“接得住”

5.4万个幼儿园招生学位、439所普惠性民办幼儿园、75名学前教育高级职称教师、556所幼儿园纳入集团化办园管理,柳州教育系统着力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入园贵”“入园难”问题得到有效缓解。

去年12月15日,在教育部召开的全国学前教育改革实验区启动暨培训工作视频会上,柳州作为全国普惠性学前教育保障机制实验区代表发言,介绍“柳州经验”。

近年来,柳州坚持把“促进学前教育普惠提质发展”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主要工作任务。通过实施四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柳州学前教育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基本形成城乡覆盖、布局合理、公益普惠、安全优质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

幼有所育、幼有优育、幼有乐育,我市10个自治区级“十四五”规划学前教育质量提升专项课题立项,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水平不断提高。

幼小衔接对上要“衔得好”,对下要“接得住”。2023年,柳州市教育局通过增资源促公平、优管理强服务、兜底保障入学等举措,着力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全市新增义务教育学位1.34万个,义务教育学校招收新生11.63万人,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新生就读公办义务教育学校达98.41%。344所小学在校生34.67万人,114所初中在校生16.36万人。

回眸2023年,柳州相继在2022年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2023年基础教育自治区级教学成果、国家级学科赛教、广西基础教育系列主题教研展评等赛项中收获硕果。

柳州教育系统精准贯彻落实国家“双减”政策,让学生在快乐学习中释放更多活力。《柳州市实行作业信息化管理》入选教育部第六批学校落实“双减”工作典型案例;《广西柳州人工智能教育项目助力区域“双减”工作提质增效》被评为全国“双减”工作优秀案例,是全区唯一市级优秀案例。

打造人才“蓄水池”

在人才培养的“蓄水池”中,职业教育至关重要。柳州职业教育纵深推进国家产教融合试点城市建设,开放合作特色愈加鲜明。

去年9月,教育部公布第一批国家级市域产教联合体名单,广西(柳州)汽车产教联合体成为广西唯一入选的单位。

建设市域产教联合体是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和吸引力的重要举措。我市将进一步形成产教资源匹配,供需对接、双向互促的新格局,产出可复制、可借鉴、可推广的实践经验和创新成果,打造市域产教联合体建设的“柳州样板”。

伴随企业“走出去”,柳州3所高职院校分别牵头组建的“中国—印度尼西亚智能运载装备现代工匠学院”“中国—印度尼西亚新能源汽车现代工匠学院”“中国—马来西亚铁路现代工匠学院”全部入选广西首批中国—东盟现代工匠学院,为企业深度融入全球产业链、价值链和物流链提供平台支持。

职业教育肩负着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职责。2023年,柳州的职业院校在自治区“双高”“双优”建设中成效突显。

柳州市属3所高职院校全部进入广西新一轮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拟建设名单;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在教育部主办的新时代振兴中西部高等教育工作会上作典型发言;市属3所中职学校全部入选广西优质中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项目名单;在第三届全国新能源汽车关键技术技能大赛中,职业院校师生获得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的好成绩。



版权所有 柳州市教育局 桂JS201103-001
桂ICP备05004853号 桂公网安备45020202000309号
网站标识码:4502000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