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日报】绿水青山育桃李 桃李不言自成蹊 ——柳州“爱廉说”清廉学校建设品牌赋能教育高质量发展综述
来源:
柳州日报  |
发布日期:
2025-02-06 10:40  
| 作者:
全媒体记者 陆晓艺

柳州日报2025-02-06 01版
新增2个高校党支部入选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总量达18个;2个集体获评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5名教师获评全国模范教师、优秀教师……2024年,柳州打造“爱廉说”清廉学校建设品牌,开展清廉柳州建设提质增效三年行动,持续推动党风优良、校风清净、教风清正、学风清新,涵养教育的“绿水青山”,持续赋能教育高质量发展。
爱廉以铸魂
推动党风优良
山雄有脊,房固赖梁。
我市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建立健全高校党委、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印发党政会议议事规则、书记校长职责清单等,以“关键少数”带动“绝大多数”铸魂育人。
柳城中学自从“牵手”柳州高级中学,高考成绩取得历史性提升,这是我市“党建共同体+行动学习”项目助力教育共同体提质增效的生动写照。
市委教育工委专职副书记、市教育局党组成员杨立永介绍,目前全市241所学校联合组建跨区域、跨学校、跨学段的党建共同体114个,通过组织联建、党员联育、品牌联创等,破解了许多制约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难题,党建共同体项目获评全区教育系统行动学习重点项目“优秀”等次。
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个支部就是一座堡垒。2024年,我市8个名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通过自治区验收,80个党组织获评自治区星级党组织。
爱廉以明纪
推动校风清净
“没想到还有钱退,真是开学小惊喜。”2024年9月,柳北区某幼儿园向家长银行账户退还一笔学生伙食结余款,收获点赞。
师生利益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我市把准“小切口”推动校风清净,就群众反映强烈的重难点,持续开展整治中小学校园食品安全和膳食经费管理突出问题专项行动,针对学科类隐形变异培训、无办学资质违规培训等开展校外培训综合治理,涉及食堂管理、菜品价格、违规收费的信访投诉同比大幅下降,相关工作得到国家督导组高度认可。
扎紧制度“笼子”,筑牢思想“篱笆”。我市出台学校小微权力清单和办学行为负面清单,全面推行“三重一大”集体决策、主要领导“末位表态”,加快建立现代学校制度,10所学校获评自治区依法治校示范校。将党纪法规融入日常教育培训,多平台发布清廉经验、警示案例,引导全市教师和教育工作者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
爱廉以崇德
推动教风清正
“共生教育就是接纳所有学生,让他们发现自己、发展自己的‘海纳百川’。”这是清廉广西建设先进个人龙玫的理念。
“我不断提升创新能力,希望言传身教影响学生创新。”这是自治区模范教师王富春的期许。
“活到老,学到老,教到老。”这是全国优秀教师梁素珍的坚持。
……
柳州的一流教育,正是一位位像他们这样富有情怀、廉洁奉公的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创造的。
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我市坚持以教育家精神引领教师队伍建设,实施“内培外引 名师惠柳”计划,将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严格落实教师入职前查询制度,把教师“十严禁”要求执行情况作为学校办学评估、班子述职评议、教师职称评聘等的重要参考,创建师德师风基地校20个,一大批德才兼备者成为我市深化产学研协同、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的中坚力量。
爱廉以润心
推动学风清新
“柳宗元在这片土地写下《登柳州峨山》这首诗,千秋作卷,山河以答……”2024年4月,在我市青少年“终身阅读——万卷书相伴万里路”首届读书节开幕式上,获评全国“书香校园”的市鹅山路小学带来精彩的情景剧和阅读分享课。
将清廉元素与柳宗元文化、工业文化、红色文化等有机结合,融入“大思政课”,探索“课内+课外”“线上+线下”教育教学模式,是我市推动学风清新的创新举措。
我市连续多年开展“让思政课活起来”主题微课比赛,编写“行走的思政课”实践指导手册,打造清廉主题“思政金课”130节,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经验获《中国教育报》《中国教师报》深度报道。
时时闻廉音,处处见廉景。市弯塘路小学水文化、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新时代“火车头”廉洁文化……清廉学校建设“一校一品”局面初步形成。1人、11人、217人分别获评全国、自治区级、市级“新时代好少年”,崇廉向善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