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新时代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心得体会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第四十一中学 吴敏
《关于深化新时代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全文4927个字。共涵盖七大方面、二十八项。在总体要求中,围绕教育的优先发展、优质均衡发展和立德树人等根本任务,提出主要目标是:到2022年基本建成全面覆盖、运转高效、结果权威、问责有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督导体制机制。全文从“进一步深化教育督导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教育督导运行机制改革、进一步深化教育督导问责机制改革、进一步深化督学聘用和管理改革、进一步深化教育督导保障机制改革”等“五个进一步深化”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对各级各类督学的工作规范提出了具体的要求。
一、紧跟形势,认清改革意义
《关于深化新时代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是新形势下国家为确保教育优先发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制度保障和根本依据。新的改革意见从“第三只眼看教育”转化为“第三只眼盯教育”,将指导职能转变为督导、问责、结果应用,真正体现教育督导为学校办学“把脉、诊疗、强筋健骨、协调发展”的作用。
二、强化责任,明确督导职责
一是强化督政督学主体责任。在管理体系上,建议督导机构应独立于学校管理体系,以第三方评估的身份进入到督导流程中,确保公正、公平及客观;二是强化常规的督导检查。不能以偏概全、不能浮于表面,运用多种方法手段,如组织开展问卷、调研、座谈、观察、访谈等,真实了解学校办学情况,深入了解问题存在的由来与客观性,掐准问题的深度、难度、广度,为学校建立整改方法提供准确的信息;三是强化反馈问责责任。分清急难险重不同的问题类型,对于一些急重的问题,要立查立改,盯紧抓实,以免酿成大错;对与重大但不急的问题,要认真研究,稳步处理;督学开出整改通知,按期检查整改情况,及时向相关部门反馈。
三、问题导向,推动质量发展
督学的立足点是督促学校认真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依法依规办学,着眼点是提高学校办学质量,目标是督促解决“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 的问题。在督导过程中,督学能否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症结所在和解决办法,是影响督学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
四、多方协作,完善督学体系
本次改革将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民委、公安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自然资源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农业农村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应急管理部、市场监管总局、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等部门和单位全部纳入成员单位,形成了“多位一体”的督导体系,为学校办学中存在的问题提供更专业的督导,在办学中遇到的困难也能得到有效的协调。在学校督学中,也应该开发当地当校的教育资源,多种角度督导、多重渠道督导、多种任务督导。但是,社会各界在参与督导时,也要注意合理减轻学校的迎检负担,以免造成外行人领导内行人的局面。
五、信息化平台的运用 ,使督导反馈和结果运用更及时高效
在第三大点“深化教育督导运行机制改革”第十点中提出,要改进教育督导方式方法。大力强化信息技术手段应用,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开展督导评估监测工作。遵循教育督导规律,坚持综合督导与专项督导相结合、过程性督导与结果性督导相结合、日常督导与随机督导相结合、明察与暗访相结合,不断提高教育督导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加强教育督导工作统筹管理,科学制定督导计划,控制督导频次,避免给学校和教师增加负担、干扰正常教学秩序。在这里我主要想提一点:“智慧教育+”,不仅在提高教学质量上有所凸显,也应在专项管理上如教育督导工作上有所体现。充分利用教育督导工作平台,定期举办专项培训,提升督学工作水平,定期对督导工作进行指导和交流,使督学队伍更加专业,督学工作更具有前瞻性、适切性、科学性、系统性,防止“摸着石头过河”或者是“各干各”的现象发生。
在学完《关于深化新时代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全文后,总体的感悟就是国家对督导工作相当重视,改革意见非常系统,可操作性很强,组织保障、经费保障均有体现。
相关附件: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