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市教育局2023年自治区社会评价意见建议整改完成情况表
来源:
柳州市教育局  |
发布日期:
2023-11-14 15:36  
| 作者:
柳州市教育局
序号 | 原序号 | 年份 | 意见建议编号 | 整改内容 | 整改措施 | 计划完成时间 | 完成情况 | 咨询电话 | 备注 |
1 | 152749 | 2022 | 120220020100085 | 希望加强青少年校园生活心理健康教育。 | 一、强化珍爱生命主题教育活动。继续推进我市各学校开展珍爱生命教育宣传、生命教育主题班会、生命教育主题研学、心“晴”故事征文、心理素质拓展训练、团体心理辅导等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珍爱生命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发展。 二、开展“百日攻坚”专项行动。查摆整改校园安全的短板和漏洞,完善学校安全风险防控体系,强化校园心理危机防范能力,组织卫健委、政法委、团市委、妇联等部门开展专项督导检查,督促各部门将工作做实做细。 三、家校联动共同育人。开设家长学堂,提高家长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重要性的认知,重视家庭教育方式方法,及时有效关注孩子心理问题。组织各城区、县区教育局开展大家访活动,对所有在校学生开展线上或线下家访,掌握学生家庭生活、亲子关系、身心健康等情况。 四、提升心理教师专业水平。举办柳州市中小学心理名师大讲堂活动,以家校共育指导、校园心理危机识别与干预为主题,心理健康教师达到全员覆盖式培训。 五、完善五级防控体系。印发《柳州市大中小学校园心理危机五级预警防控体系建设方案》,建立心理健康问题预警五级防控体系,规范我市校园心理危机预警和防控工作流程。 六、“医教结合”协同育人。市教育局联合市卫生健康委出台《柳州市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医教结合”专项工作实施方案》,并开展柳州市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医教结合”专项工作启动仪式,利用医院专业力量,提升学校心理危机识别精准度、干预有效性、转介顺畅度。 | 2023年12月31日 | 柳州市教育局积极回应代表和群众的呼声,多措并举破解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痛点”“重点”“难点”问题,织密扎牢家校社安全监护网,切实推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已完成以下三方面举措: 一、直击心理危机高发“痛点”问题,“对症下药”。一是聚焦源头监测。在全市1387所学校中,已有674所中小学校启用心理健康团体测评智能系统,针对重点人群研究制定“一人一案”的个性化心理疏导方案。要求各学校开展入学新生的全员心理健康筛查,特别对经济困难家庭、单亲和离异家庭、留守和流动家庭学生、患心理疾病、有特异体质、情绪波动明显等状况的学生进行重点排查和关注,力求监测预警早发现。发现学生心理健康异常情况第一时间作出回应,第一时间做好安排,第一时间抓好落实,第一时间进行反馈,按照“一人一档”原则建立跟踪处理台账,目前已建立重点人群档案3390个。二是建立心理危机预警机制。印发《柳州市大中小学校园心理危机五级预警防控体系建设方案》,全市594所学校建立“领导小组—心理健康指导中心—班主任—家长—心理委员”五级防控体系,实现学生心理健康问题预防与预警全过程管理。印发《关于加强柳州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通知》,压实做细柳州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三是建立联防联控体系。市教育局牵头市委宣传部、市委政法委等8个部门建立柳州市校园心理危机干预联席会议制度,压实各部门的安全监管责任,联合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出台《柳州市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医教结合”专项工作实施方案》,并联合11个相关部门对《家庭教育促进法》的落实、未成年人保护体系建设、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工作开展督查,督促责任单位整改三大类问题51个。四是医教协同育人。与市卫生健康委员会联合开展“医教协同”专项行动,促成医院与学校“结对”,建立心理健康科普宣传分片包干机制,提升学校心理危机识别精准度、干预有效性、转介顺畅度,各学校联合医疗机构进校宣讲、培训次数达到367次。形成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齐抓共管的局面。 二、找准心理健康教育“重点”问题,“有的放矢”。一是强化资源保障。近年来,市级财政累计投入2941.51万元,用于学校心理辅导室设备购置等资源提升工程,实现乡镇中心校和市区281所学校心理辅导室全覆盖。培育全国心理健康特色学校3所,自治区级心理健康特色学校12所,市级心理特色示范校66所。二是完善服务体系。开展社工进校园活动,社工共计到学校开展服务240次,期间组织开展心理筛查12次,一对一跟进个案738人次,开展团辅活动、宣传讲座131场,服务学生数量7100余人。 建立“线上+线下”心理健康服务模式,开展各类心理沙龙、心理团辅活动,开通教育系统咨询热线,微信公众号和腾讯服务号,全力保障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成立了柳州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统筹指导全市各中小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规范性、科学性和有效性。三是强化师资培养。采用阶梯式培养模式,成立10个心理健康教育名师工作室,固定培养乡镇学校兼职心理教师160个。利用市、县、校三级培训开展心理教师专业培训,参训率达到100%,,强化心理人才队伍建设。四是统筹城乡均衡发展。开展柳州市乡村学校少年宫心理健康辅导送教下乡志愿服务活动,2019年至2023年,累计开展送教团体辅导450场,服务学生3.5万人,统筹高校优质资源,协同广西科技大学、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以及柳州城市职业学院三所高校对市内33所中小学校开展心理健康“对口支援”,在推动心理健康教育全覆盖和城乡均衡化发展方面取得了卓有成效的进展。 三、锚定家庭教育难点问题,“循证施治”。一强化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在柳州市第三中学、儿童少年活动中心建立家庭教育公益服务站,面向全市家长开展家庭教育公益指导。推出《家长学堂》系列直播课32期,累计观看人次达142万。二是加强家校沟通。全面开展“大家访”活动,通过《致家长的一封信》《家长明白卡》等多种途径,明确告知家长的法定职责。当前,全市有530所学校对436019位学生家庭开展了“大家访”,发放《致家长的一封信》28万份,召开家长会12157次。三是丰富家庭教育载体。全国第二个“家庭教育宣传周”期间,组织开展2023年柳州市中小学(幼儿园)“家庭教育宣传周”主题活动,发动全市各级各类学校开展家庭教育“应知应会”学习活动、家庭教育主题专题讲座、“幸福家庭”七个一系列活动等六大活动,组织开展柳州市家长学校示范校(园)遴选、家庭教育微视频创作征集活动,通过活动推动家庭教育高质量发展。 | 2822733 | 建设性 |
2 | 152691 | 2022 | 120220020100027 | 加大引进高等学校力度,提高工业高质量发展水平。 | 2021年,我市专门成立了柳州市高等学校规划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下设柳州市高校规划建设办公室,加强对全市高等学校规划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统筹协调,通过凝聚各方力量全面推进高校规划建设各项工作。自2018年以来,经多方调研和专家论证,我市编制了《柳州市高等学校设置中长远发展规划(2021-2030)》。按照服务大局、合理规划,准确定位、优化结构,突出重点、分类推进的设置规则,拟采取转设、引入、新建、升格、改制等多种方式建设一批高校,建成布局合理、结构优化、门类齐全、特色鲜明、各类高等学校协调发展的高等教育体系,建成对柳州市重点产业及战略性新兴产业能有效支撑、与产业发展需要相适应并适度超前的高等学校新格局。到2030年,柳州高等学校数量达到13所(本科6所、高职7所)、建设研究生培养基地(产业研究院)3所、引进研究生分院3所,柳州市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规模达到19.7万人左右。2021年9月,根据国家和自治区关于做好“十四五”高等学校设置有关工作要求,我市制定了《柳州市高等学校设置“十四五”发展规划》及具体项目设置需求,经全市有关部门论证,以市政府名义向自治区教育厅报送了《柳州市关于“十四五”期高等学校设置需求的函》。目前,我市有3项需求成功纳入自治区“十四五”期高等学校设置项目。分别为:一是柳州职业技术学院规划设置为本科层次职业学校;二是支持哈尔滨工业大学大数据集团在柳州筹建民办广西柳州人工智能职业学院;三是支持区直驻柳的广西机电技师学院转设为高职院校。此外,根据自治区高校设置“补齐短板、优化结构,增设具有填空白、补短板、优结构作用的专科层次高校”的基本原则,结合柳州市及全区产业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需求,我市积极引进湖南瑞荣置业集团有限公司,与电子科技大学以及电子科技大学广西智能制造产业技术研究院作为合作方和管理方,新建柳州电子科技职业技术学院;积极引进广西铜鼓山投资有限公司,新建广西柳州民政职业学院。下一步,我市将以高质量发展为统领,进一步优化高等学校布局结构,推动柳州高等学校增量提质,加快启动柳州大学城建设,扎实推进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升格为本科层次学校、广西机电技师学院升格为高职院校,积极引入广西柳州人工智能职业学院等民办高职学院,促进在柳高校提升办学水平,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 | 2030年12月31日 | 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有效扩大高等教育供给和规模,推动高等教育创新发展”工作部署,我局在深入推进柳州高校“双高计划”建设,持续深化国家产教融合试点城市建设改革工作的基础上,抢抓教育部“十四五”时期高等学校设置工作机遇,采取专题汇报、专项申请、专家入校指导的方式,向自治区教育厅积极争取,实现了柳州“十四五”期高等院校设置工作的重大突破。一是全力支持在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基础上设置柳州职业技术大学,多次主动请示教育厅提出设置需求,协调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等部门召开工作推进会协商解决设置过程中的土地、校舍、经费等问题并印发会议纪要合力推进工作,指导柳州职业技术学院编制专项方案准备迎接设置考察评议等事项,目前经广西壮族自治区高等学校设置评议委员会考察和评议,在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基础上设置柳州职业技术大学获教育厅公示通过,代表着此项工作在全区高职院校“十四五”期间本科职业学校申报及建设工作中取得阶段性重要成果。二是大力支持在广西机电技师学院基础上设立广西智能制造职业技术学院,推动广西机电技师学院转设为高职院校工作正式列入自治区“十四五”期间高等学校设置项目,组织召开“以广西机电技师学院为基础设立广西智能制造职业技术学院工作协调会”,协调柳东新区管委会等部门解决设置过程中的土地调规、办证等问题,推动工信厅成立项目工作专班,标志着“十四五”期间全区唯一一所由技师学校转设为高职院校工作扎实推进。三是推动工创集团有限公司(由原哈工大大数据集团有限公司于2022年6月28日更名)牵头筹建广西柳州人工智能职业学院(民办)工作,相应纳入自治区“十四五”期高等学校设置项目。 | 2815943 | 建设性 |
分享本页面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