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库】“双减”后的新学期有何新变化?——探访我市的教育生态现状

来源: 柳州日报  |   发布日期: 2021-09-05 09:50    |  作者: 谢耘 荀诗媛 李劼

8月30日,教育部举行新闻发布会,强调今年秋季学期是中小学全面落实“双减”有关部署要求的第一个学期,要求把落实中央“双减”工作部署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做强做优校内教育,健全学校教育质量服务体系,切实做到教师应教尽教、学生学足学好。

在“双减”政策之下,新学期我市的校内、校外将会发生哪些新变化?8月30日,记者采访了一些教育培训机构和部分中小学校,看看“双减”之后我市的教育生态现状。

教培机构  欲向非学科类转型

8月30日上午,记者走访了弯塘路、东环大道多家教培机构,发现一些教培机构大门紧闭,记者尝试拨打门牌上的招生电话,但无人接听。

桂柳路一家集合学科辅导、托管、兴趣类培训的教育机构工作人员透露,根据国家相关规定,目前该机构已经停止开办学科类辅导课,未来怎么做还希望得到相关部门的指导。

“我们正在积极探索转型,避免‘一条腿’走路。”位于龙城路的一家综合类教培机构负责人陈女士介绍,近期城中区教育局向他们传达了“双减”政策相关规定,该机构已按规定停办了周末的文化课辅导班,相关授课老师也已做好安置。目前,该机构已转型经营兴趣类的培训。

我市部分教育培训机构大门紧闭

学校  要减负更要增质量

8月30日17时,弯塘小学教育集团北校区五年级(5)班不少学生自发留在教室里写作业,班主任杨海静留下陪孩子们完成功课。“爸爸妈妈经常加班,没法在家辅导我做作业,我在学校完成家庭作业后,回家还能帮妈妈分担一些家务。”五年级的胡梦婷说。

该校还实施了其他课后服务课程,黎训萌是受益者之一,喜爱编程和无人机的他,连续三年参加了学校推出的课后服务课程,不仅丰富了专业知识,去年还在编程类相关比赛中获奖。

弯塘小学教育集团副校长赵先琴表示,“双减”政策的出台,让学校利用课余时间设计个性化课程有了政策依据,更有利于挖掘校内外资源、培养学生兴趣爱好,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同时也帮助家长解决下班接孩子的困难。

“我们正积极探索构建‘4+1+1’课后服务校本实践模式,‘4+1’即每周4天、每天1小时课后服务时间,再引入‘1’的模式,为有需要的学生提供午托服务。未来,我们还希望开发周五下午的时间,引入社会力量提供拓展服务内容,开展如民族主题特色课、无人机、创客教育等课程,给孩子们营造一个健康快乐的成长空间。”

不少教育专家表示,“双减”政策的落地,离不开“双增”,“增”的应是加强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校内教育质量。

市三十五中党委书记杨柳廷介绍,自去年以来,学校为有需求的学生和家长提供全日制托管服务。实施“双减”政策后,对老师们的要求更高了,对内宿学生也制订合适的教育方案。

“我们实行三级作业体系,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设计不同的作业标准,让能力强、学习效率高的孩子‘吃得饱’,同时让基础相对薄弱的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锻炼。内宿的学生可能会面临离开家庭的不适应,我们会对他们的心理健康进行更系统的辅导。”杨柳廷说。

市三十五中学生列队准备在操场慢跑

教育部门  探索更多管理模式

据介绍,我市从2018年开始探索中小学生校内课后服务工作,以解决家长下午放学后接孩子的难题。2021年春季学期,我市258所义务教育学校(含乡村学校和乡镇以下有寄宿学生的学校)实施课后服务,覆盖率为56.58%,参与课后服务的教师达1.4万人,接受校内课后服务的学生达26.5万人。

“我们正在制订具体方案,进一步探索更多模式,比如遴选优质的教育培训机构进入学校,充分利用社会力量提高学校办学质量。”城中区教育局副局长唐淳杰说。对于校外培训机构的监管,唐淳杰透露,城中区已经成立了教育培训协会进行行业监管,下一步计划建立统一的数据系统进行统一管理。“我们希望建立事前监管机制,将培训机构的资金纳入银行监管系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机构收钱后携款潜逃。”

来源:柳州日报 



“双减”柳州在行动
【知识库】“双减”后的新学期有何新变化?——探访我市的教育生态现状
来源: 柳州日报  |   发布日期: 2021-09-05 09:50    |  作者: 谢耘 荀诗媛 李劼

8月30日,教育部举行新闻发布会,强调今年秋季学期是中小学全面落实“双减”有关部署要求的第一个学期,要求把落实中央“双减”工作部署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做强做优校内教育,健全学校教育质量服务体系,切实做到教师应教尽教、学生学足学好。

在“双减”政策之下,新学期我市的校内、校外将会发生哪些新变化?8月30日,记者采访了一些教育培训机构和部分中小学校,看看“双减”之后我市的教育生态现状。

教培机构  欲向非学科类转型

8月30日上午,记者走访了弯塘路、东环大道多家教培机构,发现一些教培机构大门紧闭,记者尝试拨打门牌上的招生电话,但无人接听。

桂柳路一家集合学科辅导、托管、兴趣类培训的教育机构工作人员透露,根据国家相关规定,目前该机构已经停止开办学科类辅导课,未来怎么做还希望得到相关部门的指导。

“我们正在积极探索转型,避免‘一条腿’走路。”位于龙城路的一家综合类教培机构负责人陈女士介绍,近期城中区教育局向他们传达了“双减”政策相关规定,该机构已按规定停办了周末的文化课辅导班,相关授课老师也已做好安置。目前,该机构已转型经营兴趣类的培训。

我市部分教育培训机构大门紧闭

学校  要减负更要增质量

8月30日17时,弯塘小学教育集团北校区五年级(5)班不少学生自发留在教室里写作业,班主任杨海静留下陪孩子们完成功课。“爸爸妈妈经常加班,没法在家辅导我做作业,我在学校完成家庭作业后,回家还能帮妈妈分担一些家务。”五年级的胡梦婷说。

该校还实施了其他课后服务课程,黎训萌是受益者之一,喜爱编程和无人机的他,连续三年参加了学校推出的课后服务课程,不仅丰富了专业知识,去年还在编程类相关比赛中获奖。

弯塘小学教育集团副校长赵先琴表示,“双减”政策的出台,让学校利用课余时间设计个性化课程有了政策依据,更有利于挖掘校内外资源、培养学生兴趣爱好,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同时也帮助家长解决下班接孩子的困难。

“我们正积极探索构建‘4+1+1’课后服务校本实践模式,‘4+1’即每周4天、每天1小时课后服务时间,再引入‘1’的模式,为有需要的学生提供午托服务。未来,我们还希望开发周五下午的时间,引入社会力量提供拓展服务内容,开展如民族主题特色课、无人机、创客教育等课程,给孩子们营造一个健康快乐的成长空间。”

不少教育专家表示,“双减”政策的落地,离不开“双增”,“增”的应是加强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校内教育质量。

市三十五中党委书记杨柳廷介绍,自去年以来,学校为有需求的学生和家长提供全日制托管服务。实施“双减”政策后,对老师们的要求更高了,对内宿学生也制订合适的教育方案。

“我们实行三级作业体系,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设计不同的作业标准,让能力强、学习效率高的孩子‘吃得饱’,同时让基础相对薄弱的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锻炼。内宿的学生可能会面临离开家庭的不适应,我们会对他们的心理健康进行更系统的辅导。”杨柳廷说。

市三十五中学生列队准备在操场慢跑

教育部门  探索更多管理模式

据介绍,我市从2018年开始探索中小学生校内课后服务工作,以解决家长下午放学后接孩子的难题。2021年春季学期,我市258所义务教育学校(含乡村学校和乡镇以下有寄宿学生的学校)实施课后服务,覆盖率为56.58%,参与课后服务的教师达1.4万人,接受校内课后服务的学生达26.5万人。

“我们正在制订具体方案,进一步探索更多模式,比如遴选优质的教育培训机构进入学校,充分利用社会力量提高学校办学质量。”城中区教育局副局长唐淳杰说。对于校外培训机构的监管,唐淳杰透露,城中区已经成立了教育培训协会进行行业监管,下一步计划建立统一的数据系统进行统一管理。“我们希望建立事前监管机制,将培训机构的资金纳入银行监管系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机构收钱后携款潜逃。”

来源:柳州日报 



版权所有 柳州市教育局 桂JS201103-001
桂ICP备05004853号 桂公网安备45020202000309号
网站标识码:4502000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