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114502000076035000/2021-126527
效力状态:
发文单位:
柳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成文日期:
2021年03月25日
标  题:
柳政办〔2021〕24号柳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柳州市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幼儿园劳动教育的实施方案》的通知
发文字号:
柳政办〔2021〕24号
发布日期:
2021年03月30日
文件下载:
下载
相关解读:
文字解读 

柳政办〔2021〕24号柳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柳州市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幼儿园劳动教育的实施方案》的通知

来源: 柳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   发布日期: 2021-03-30 11:30    |  作者: 柳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州市人民政府

  

        

  

  

柳政办〔202124

  

  

  

柳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柳州市全面加强新时代

  

大中小学幼儿园劳动教育的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直机关各委、办、局,柳东新区阳和工业新区北部生态新区)管委会,各有关单位:

  

柳州市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幼儿园劳动教育的实施方案已经市委、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柳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1年  3月25日

  


柳州市全面加强新时代

  

大中小学幼儿园劳动教育的实施方案

  
  

为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进一步提高全市大中小学(含幼儿园,下同)劳动教育水平,充分发挥劳动教育的综合育人作用,根据《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自治区党委  自治区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实施意见>的通知》,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明确劳动教育的总体目标和主要类型

  

(一)总体目标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坚持立德树人,坚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劳动教育纳入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培养要求,充分发挥劳动可以树德、可以增智、可以强体、可以育美的作用,使劳动教育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提升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构建以学校为主导、家庭为基础、社会全方位支持的贯通一体、开放协同的劳动教育工作格局,将劳动教育贯通大中小学各学段,贯穿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变化和学生生活实际,积极探索具有柳州特色的劳动教育模式,创新体制机制,注重教育实效,实现知行合一,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二)主要类型

  

1.  日常生活劳动

  

日常生活劳动教育立足个人生活事务处理,结合开展新时代校园爱国卫生运动,注重生活能力和良好卫生习惯培养,树立自立自强意识。通过日常生活劳动,使学生掌握必要的生活技能,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树立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珍惜他人劳动成果的劳动观念。    

  

    生产劳动

  

生产劳动教育要让学生在工农业生产过程中直接经历物质财富的创造过程,体验从简单劳动、原始劳动向复杂劳动、创造性劳动的发展过程,学会使用工具,掌握相关技术,感受劳动创造价值,增强产品质量意识,体会平凡劳动中的伟大。切实在生产劳动中感受新时代需要高水平、有智慧的劳动者和劳动创造幸福生活的意义。

  

    服务性劳动

  

服务性劳动教育让学生利用知识、技能等为他人和社会提供服务,在服务性岗位上见习实习,树立服务意识,实践服务技能;在公益劳动、志愿服务中强化社会责任感。在服务劳动中让学生体会自我价值的实现和帮助他人的快乐,培养学生主动参加志愿服务、坚持参加社会服务的劳动观念与习惯,培育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氛围。    

  

  二、把握劳动教育实施总体要求和内容要求

  

(一)总体要求

  

充分结合柳州工业化城市特点,工农商互补,用3-5年的时间统筹做好劳动教育。以六个一为抓手形成一批劳动教育成果,即成立一个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研究中心、培育一批劳动教育试点区示范校、挂牌一批校内外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培养一支劳动教育教师队伍、打造一批劳动教育特色课程、编写一套劳动教育课程指导材料。大力营造劳动光荣、创造伟大的校园文化,积极探索具有柳州特色的劳动教育模式。

  

一要把握育人导向,明确劳动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是德智体美劳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学生成长的必要途径。实施劳动教育的重点是在系统的文化知识学习之外,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让学生动手实践、出力流汗,接受锻炼、磨炼意志,培养学生正确劳动价值观和良好劳动品质。

  

二要遵循教育规律,针对不同学段学生特点,以体力劳动为主,注意手脑并用、安全适度,通过让学生亲历劳动过程,感受劳动的艰辛和收获的快乐,实现学生从理念到实践再到知行合一,提升育人实效性。

  

三要体现时代特征,充分结合柳州行业新业态、产业新变革、科技新方向、劳动新形态和社会服务新变化,深化产教融合,提高学生适应新时代的劳动素质和能力。强化诚实合法劳动意识,培养科学精神,提高创造性劳动能力。

  

四要强化综合实施。拓宽劳动教育途径,整合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力量,促进学校劳动教育规范化,家庭劳动教育日常化,社会劳动教育多样化,形成协同育人格局。

  

五要坚持因地制宜。根据本市、县区、学校实际,结合自然、经济、文化等方面条件,充分挖掘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及民间组织劳动教育资源。充分结合柳州工业化城市特点,突出工业,工农商互补,丰富劳动教育形式,不搞一刀切

  

(二)内容要求

  

1.  幼儿园

  

幼儿园要注重劳动意识启蒙,鼓励并指导幼儿尝试生活自理,讲究个人卫生,初步了解常见职业的特点,懂得尊重他人劳动、珍惜劳动成果。

  

    小学

  

小学低年级要进一步加强对学生劳动意识的启蒙,让学生学习日常生活自理,感知劳动乐趣,爱惜劳动成果,懂得人人都要劳动的道理,从小树立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意识。小学中高年级要注重围绕卫生、劳动习惯养成,让学生做好个人清洁卫生、主动分担家务、适当参加校内外公益劳动,学会与他人合作劳动,体会到劳动光荣,尊重普通劳动者,初步养成热爱劳动、热爱生活的态度。要指导鼓励学生参与家居清洁、收纳整理,制作简单的家常餐等,每年学会1—2项生活技能,增强生活自理能力和勤俭节约意识,培养家庭责任感;参加校园卫生保洁、垃圾分类处理、绿化美化等,适当参加社区环保、公共卫生等力所能及的公益劳动,增强公共服务意识;初步体验种植、养殖、手工制作等简单的生产劳动,初步学会与他人合作劳动。

  

    初中

  

初中要注重围绕增加劳动知识、技能,加强家政学习,开展社区服务,适当参与校外体验式生产劳动,使学生初步养成认真负责、吃苦耐劳的劳动品质和职业意识。要指导鼓励学生承担一定的家庭日常清洁、烹饪、家居美化等劳动,进一步培养生活自理能力和习惯,增强家庭责任意识;定期开展校园包干区域保洁和美化,以及助残、敬老、扶弱等服务性劳动,初步形成对学校、社区负责任的态度和社会公德意识;适当体验包括金工、木工、电工、陶艺、布艺等项目在内的劳动及传统工艺制作过程,尝试家用器具、家具、电器的简单修理,参与种植、养殖等生产活动,学习相关技术,获得初步的职业体验,形成初步的生涯规划意识。

  

    普通高中

  

普通高中要注重围绕丰富职业体验,开展服务性劳动,参加体验式生产劳动,使学生熟练掌握一定劳动技能,理解劳动创造价值,接受锻炼、磨炼意志,养成艰苦奋斗、精益求精的品质,具有劳动自立意识和主动服务他人、服务社会的情怀。要指导组织学生持续开展日常生活劳动,增强生活自理能力,固化良好劳动习惯;选择服务性岗位,经历真实的岗位工作过程,获得真切的职业体验,培养职业兴趣;积极参加大型赛事、社区建设、环境保护等公益活动、志愿服务,强化社会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统筹劳动教育与通用技术课程相关内容,从工业、农业、现代服务业以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色项目中,自主选择1—2项生产劳动,经历完整的实践过程,提高创意物化能力,养成吃苦耐劳、精益求精的品质,增强生涯规划的意识和能力。

  

    职业院校    

  

重点结合专业特点,增强职业荣誉感和责任感,提高职业劳动技能水平,培育积极向上的劳动精神和认真负责的劳动态度。要指导组织学生持续开展日常生活劳动,自我管理生活,提高劳动自立自强的意识和能力;定期开展校内外公益服务性劳动,做好校园环境秩序维护,运用专业技能为社会、为他人提供相关公益服务,培育社会公德,厚植爱国爱民的情怀;依托实习实训,参与真实的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增强职业认同感和劳动自豪感,提升创意物化能力,培育不断探索、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和爱岗敬业的劳动态度,坚信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体会劳动不分贵贱,任何职业都很光荣,都能出彩。

  

    普通高等学校    

  

强化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教育,注重围绕创新创业,结合学科专业开展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积累职业经验,培育创造性劳动能力和诚实守信的合法劳动意识。要指导组织学生掌握通用劳动科学知识,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和社会主义劳动关系,树立正确的择业就业创业观,具有到艰苦地区和行业工作的奋斗精神;巩固良好日常生活劳动习惯,自觉做好宿舍卫生保洁,独立处理个人生活事务,积极参加勤工助学活动,提高劳动自立自强能力;自觉参与教室、食堂、校园场所的卫生保洁、绿化美化和管理服务等,结合三支一扶、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青年红色筑梦之旅”“三下乡等社会实践活动强化服务性劳动,强化公共服务意识和面对重大疫情、灾害等危机主动作为的奉献精神;积极参加实习实训、专业服务和创新创业活动,重视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的运用,提高在生产实践中发现问题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创造有价值的物化劳动成果。

  

    劳动教育实施主要措施

  

(一)发挥学校在劳动教育中的主导作用

  

各大中小学校要切实承担实施劳动教育的主体责任,制定本校劳动教育工作方案或工作计划,明确实施机构和人员,设立劳动教育必修课程,开齐开足劳动教育课程,保证必要的劳动教育课时,同时在其他课程中有机渗透劳动教育内容。组织开展课外校外劳动实践,着力打造校园劳动文化,深化劳动素养评价,发挥学校在劳动教育中的主导作用。

  

    科学建构劳动教育特色课程。

  

开设劳动教育必修课程,幼儿园及中小学校劳动教育课每周不少于1课时,用于活动策划、技能指导、练习实践、总结交流等,职业院校以实习实训为主要载体,开设劳动专题教育必修课,其中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不少于16学时。普通高等学校要明确劳动教育主要依托课程,可在已有课程中专设劳动教育模块,或植入劳动教育思想,也可专门开设劳动专题教育必修课,其中本科阶段不少于32学时。

  

在学科中有机渗透劳动教育。中小学应结合所在学段开设的学科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有机渗透劳动教育。职业院校专业课在进行职业劳动知识技能教学的同时,将劳动教育全面融入公共基础课,强化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劳动安全、劳动法规教育,普及与学生职业发展密切相关的通用劳动科学知识,并经历必要的实践体验。普通高等学校要将劳动教育有机纳入专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不断深化产教融合,强化劳动锻炼要求,加强高等学校与行业骨干企业、高新企业、中小微企业紧密协同,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注重改进劳动教育方法和组织形式。鼓励各级各类学校和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开发劳动教育特色课程。推动中小学校、职业院校和普通高等学校协同共建、共同开发特色劳动教育课程,提供技术服务。充分利用我市职业院校的资源优势,结合各学段学生对职业意识和职业体验的不同需求,通过普职融通、课程合作,激发学生内在需要和动力,提高我市劳动教育的整体效果。

  

    创新课外校外劳动实践

  

组织开展课外校外劳动实践,中小学每周课外活动和家庭生活中劳动时间,小学12年级不少于2小时,其他年级不少于3小时。每所学校应至少设立1处校外劳动教育实践基地,组织开展符合学生年龄特点、促进身心健康、安全适度的劳动教育。

  

小学低中年级以校内劳动为主,小学高年级和中学在校内劳动的基础上可适当走向社会、参与集中劳动。城镇学校可结合实际组织学生参加公益劳动与志愿服务,农村学校可结合实际在农忙时节组织学生帮助家长、贫困学生家庭、劳动力缺乏的家庭开展适当的农业生产劳动。加强中小学校劳动技能室、功能室建设,鼓励有条件的学校开辟种植园及养殖园,组织学生开展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农业生产劳动。

  

职业院校、普通高等学校要围绕创新创业,组织学生以校外劳动锻炼为主,参与真实的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积累职业经验,增强职业认同感和劳动自豪感。

  

    繁荣校园劳动文化

  

大中小学要在每年五月份集中开展劳动光荣主题教育,可以结合学雷锋纪念日、植树节、劳动节、丰收节、志愿者日等重要节假日,根据实际设立校园劳动周、劳动日。采用专题讲座、劳动文化讲堂、劳动项目实践、劳动技能竞赛、劳动成果展示等形式,开展劳动模范、大国工匠、科学家等先进人物进校园活动,培育劳动光荣、创造伟大的校园劳动文化。要加强学校环境建设,弘扬垃圾分类新时尚。在民族传统节日,安排学生学习民族传统文化同时,让学生学习非遗技艺,体验传统劳作,思考传统如何将我们宝贵的劳动技艺也文化传承下去,在新的时代焕发新的生命力。

  

    深化劳动素养评价

  

探索建立劳动教育清单制度,明确学生参加劳动的具体内容和要求;加强过程性评价,将参与劳动教育课程学习和实践情况纳入学生综合素质档案。市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建立开放式的劳动清单,明确劳动任务底线要求。各县区和各学校根据本县区区域特色和学校自身特点细化具体内容和最低限度劳动任务量化标准。把劳动教育素养评价结果作为衡量学生全面发展情况的重要内容,作为评优评先的重要参考和毕业依据,作为高一级学校录用的重要参考或依据。劳动素养评价记入学生期末评价、综合素质评价档案,逐步将学生的劳动素养评价纳入普通高中学分考核体系。

  

  (二)强化家庭在劳动教育中的基础作用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实施劳动教育的重要场所。家长要通过日常生活的言传身教、潜移默化,让孩子养成从小爱劳动的好习惯。中小学、幼儿园要通过家长学校、家长会、家委会等引导家长创造机会鼓励孩子主动承担家务劳动,可根据各年龄阶段学生特点,给学生安排适量的家庭劳动作业,利用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中的劳动实践机会,教会孩子洗衣做饭等必要的家务劳动技能,每年有针对性地学会1-2项生活技能。可根据我市工业化城市特点和县区农业发展需要,利用节假日适当安排学生参加工业劳动和农业劳动,引导学生参加有益的社会实践活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和劳动态度,养成热爱劳动、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

  

(三)发挥社会在劳动教育中的支持作用

  

全市各级各部门要加强推动和引导企业公司、工厂农场等组织履行社会责任,开放劳动实践场所,提供服务岗位、建立和完善学生参与生产实践制度,支持社区、学校组织学生参加力所能及的生产劳动,参与新型服务性劳动,让学生掌握现代工农业生产的基本知识,学会使用基本生产工具。高新企业、职业院校、工业园区等要为学生体验现代科技条件下劳动实践新形态、新方式,学习实践新工艺、新技能提供支持。社区、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以及各类公益基金会、社会福利组织要组织动员相关力量、搭建活动平台,提供服务岗位和相关的培训与指导,会同教育部门制定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参与社会服务活动计划,推动学生深入农村、城乡社区、福利院、养老院和公共场所等参加志愿服务,开展公益劳动,参与社区治理。鼓励学校(家委会)、社区、市妇联、市总工会、市中小学家庭教育研究指导中心、村(居)委员会等组织开展学生劳动技能教育和展示活动,加强对家庭劳动教育的指导。

  

(四)多途径扩充劳动教育资源

  

建立健全劳动教育资源开放共享机制,推动社会各单位面向中小学校开放现有的综合实践基地。发挥职业院校、普通高等学校的专业、学科优势和社会服务功能,利用劳动育人示范基地、职业院校实训中心、职业体验中心等资源,建立稳定的实习和劳动基地,开发新工艺、新技术、新手段,运用劳动新形态、新形势的新时代高科技劳动课程,面向普通中学学生开展职业技能训练。各县区要遴选认定一批山林、草场、农场、厂矿企业、种养殖场、福利院、博物馆、科技馆、图书馆等场所,作为劳动教育实践基地。积极推进柳州市中小学生综合素质教育基地学校建设,通过设立专门场地、配置必要设施、设置专职部门和人员、构建长效运营机制等措施,将劳动教育纳入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内容。同时挂牌一批能同时承接500人次以上的市级劳动教育实践基地,推动设立一批区域劳动实践场所和基地,促进劳动教育与生产、市场相结合、提高学生创新性劳动能力。

  

(五)开展劳动教育研究

  

推动建立市级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研究中心,加强对各学段劳动教育的实施情况的追踪研究,引领规范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建设。鼓励大中小学开展劳动教育教学改革探索,围绕劳动教育的目标、内容和任务,深入研究劳动教育所具有的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综合价值,及其对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及良好品格形成的影响。在劳动教育师资队伍建设、课程体系建构、课程资源开发、学科渗透融合、教学方法改进、评价机制完善等方面设立专项课题,开展深入研究。组织开展市级、县区级劳动教育教学改革试点校、示范区创建,及时总结经验,推广优秀成果,不断提高劳动教育的规范化、科学化水平。

  

各级中小学教研机构要配备专(兼)职劳动教育学科教研员,组织开展专题教研、区域教研、网络教研,通过协同创新、校际联动、区域推进等方式,提高劳动教育整体实施水平。通过开展劳动教育优秀课例评选、劳动教育优秀成果展示等活动,示范带动劳动教育研究发展。

  

[责任单位:市教育局、科技局、工业和信息化局、民宗委、民政局、农业农村局、文化广电旅游局,市总工会,共青团柳州市委,市妇联,县、区人民政府,柳东新区管委会阳和工业新区(北部生态新区)管委会,各高等学校]

  

四、劳动教育实施步骤

  

(一)启动实施阶段

  

1.  印发《柳州市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幼儿园劳动教育的实施方案》。

  

2.  各县区政府、管委会制定劳动教育工作方案,各学校制定劳动教育工作计划。组织实施,常抓不懈。

  

(二)完善提升阶段

  

1.  建立市级——县区——学校劳动教育清单制度。

  

2.  建立市级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研究中心

  

3.  探索建立劳动教育长效运营机制。

  

4.  开发柳州特色劳动教育教学资源。

  

5.  研制劳动教育教师配备计划。

  

6.  启动推进完成柳州市中小学生综合素质教育基地学校建设,为学生提供优质的劳动教育实践活动场所。3年内挂牌5个及以上能同时承接500人次以上的市级劳动教育实践基地,推动设立20个及以上县区级劳动教育实践场所和基地。组织学生分批到市中小学生综合素质教育基地学校、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开展劳动教育活动。

  

7.  开展劳动教育督导检查,总结劳动教育工作阶段性成果,不断完善劳动教育工作制度,推动劳动教育深入开展。

  

(三)品牌引领阶段

  

1.  组织开展劳动教育评比,评选劳动教育特色品牌,表彰先进,推广劳动教育工作经验。

  

2.  以劳动教育品牌为引领,提升全市劳动教育的教育工作水平,劳动教育制度化、常态化。

  

五、保障参加劳动教育学生安全

  

建立政府负责、社会协同、有关部门共同参与的劳动教育安全管控机制。建立政府、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参与的劳动教育风险分散机制,根据谁组织谁购买的原则,统一为参与劳动教育活动的学生购买劳动教育相关保险,保障劳动教育正常开展。鼓励保险部门推出劳动教育相关保险。按照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的工作要求,坚持安全第一,将安全教育和管理融入劳动教育课程与劳动实践过程,根据学生学段特点、性别差异和体能状况,选择合适的劳动教育项目,合理安排劳动时间和强度,强化学生劳动风险意识,提高学生自救互救能力以及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加强培养学生黑暗烟热环境逃生、紧急疏散、交通事故、地震等突发事件应急自救能力。组织、实施单位要认真排查并消除学生劳动实践中的各种隐患特别是辐射、疾病传染等,在场所设施选择、材料选用、工具设备和防护用品使用、活动流程等方面制定安全、科学的操作规范。制定劳动实践活动风险防控预案,完善应急与事故处理机制。[责任单位:市教育局、财政局、应急局,柳州银保监分局,县、区人民政府,柳东新区管委会阳和工业新区(北部生态新区)管委会,各高等学校]

  

六、加强劳动教育组织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强化统筹协同

  

全市各级党委要加强对劳动教育的统一领导,各县区政府、管委会要把劳动教育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出台相关政策,切实解决劳动教育实施过程中的重大问题和实际困难,建立健全劳动教育长效机制。各级党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要加强组织协调、配合联动,在落实劳动教育场所、扩充劳动教育资源、解决劳动教育经费、加强劳动教师师资队伍建设、保障劳动教育安全等方面充分发挥部门职能优势,确保中央、自治区和我市劳动教育决策部署落地见效。

  

(二)健全投入机制,落实经费保障

  

积极争取中央补助资金,统筹自有财力,多渠道筹措资金,健全经费投入机制,为学生劳动教育提供可持续的经费保障,加快建设校内劳动教育场所和校外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加强学校劳动教育设施标准化建设,建立学校劳动教育器材、耗材补充机制。学校要将劳动教育经费纳入年度经费计划,可按规定统筹安排公用经费等资金用于劳动教育。加强经费监管,确保专款专用,提高经费使用效益。可采取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吸引社会力量提供劳动教育服务。制定劳动教育实践基地挂牌标准,开发利用好现有实践基地开展劳动教育项目。探索建立劳动教育实践基地长效运营机制,行业主管部门指导各方协商制定适宜的劳动教育实践基地收费政策,联合相关部门加强对收费行为的监管,确保劳动教育实践基地规范运行。鼓励支持县区人民政府、管委会及其主管部门为保障安全和优化服务进行设备和场地改造的已挂牌劳动教育实践基地给予政策鼓励与资金支持,为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后期的良好运行提供资金保障。

  

(三)加强师资配备,落实政策待遇

  

教育行政部门要会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等部门制定劳动教育教师配备计划,根据学校劳动教育需要,为学校配备必要的专任教师,积极探索建立专兼结合的劳动教育师资队伍。普通高等学校和职业院校要加强劳动教育师资培养,鼓励有条件的学校开设劳动教育相关专业和课程。发挥职业院校的专业优势,推动社会协同培养劳动教育师资,提供更加丰富的课程资源和送课到校等服务。建立各级各类学校师资交流共享机制,兼职承担劳动教育教学任务。设立劳模工作室、技能大师工作室、荣誉教师岗位等,聘请劳动模范、能工巧匠、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等相关行业专业人士和能工巧匠担任劳动教育兼职教师。保障劳动教育课程岗位教师在工资绩效、职称评聘、评优评先、专业发展等方面与其他教师享受同等待遇,保持劳动教育教师队伍的稳定与发展。组织开展经常性的劳动教育教研活动,开展教学竞赛,提高劳动教育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质量。完善劳动教育教师培训体系,将劳动教育师资培训纳入各级教师培训计划。中小学校要对承担劳动教育课程的教师进行专项培训,同时把劳动教育作为全员培训的必修课,提升专任教师专业能力和素养,增强全体教师的育劳意识和育劳能力。

  

(四)加强督导检查,注重宣传引导

  

加强督学、督政,建立激励机制。通过挂牌一批市、县区级劳动教育示范学校和劳动教育基地,评选一批劳动教育精品课程,鼓励全市各级各类学校、教师积极开展劳动教育探索实践。将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履行劳动教育职责、保障劳动教育情况,以及学校劳动教育必修开课率、劳动实践组织、教学指导等实施劳动教育情况纳入教育督导范围,督导结果向社会公开,同时作为衡量区域教育质量和水平的重要指标,作为对被督导地区、部门和学校及其主要负责人考核奖惩的依据。将支持学生劳动教育情况纳入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报告事项。

  

市主流媒体和主要宣传平台要加大劳动教育宣传力度,加强社会、学校、家庭劳动教育观念统一、提炼和弘扬柳州劳动精神,宣传先进劳动典型。注重挖掘在抗疫救灾、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等工作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人物和事迹,深入开展礼赞身边的劳动者”“柳州劳模进校园等活动,鼓励和支持创作更多以歌颂普通劳动者为主题的优秀作品,营造全社会关心和支持劳动教育的良好氛围。

  

[责任单位:县、区人民政府,柳东新区管委会阳和工业新区(北部生态新区)管委会,市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市总工会]

  

    


  

    



行政规范性文件
索  引  号:
114502000076035000/2021-126527
效力状态:
发文单位:
柳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成文日期:
2021年03月25日
标  题:
柳政办〔2021〕24号柳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柳州市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幼儿园劳动教育的实施方案》的通知
发文字号:
柳政办〔2021〕24号
发布日期:
2021年03月30日
文件下载:
下载
相关解读:
文字解读 
柳政办〔2021〕24号柳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柳州市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幼儿园劳动教育的实施方案》的通知
来源: 柳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   发布日期: 2021-03-30 11:30    |  作者: 柳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州市人民政府

  

        

  

  

柳政办〔202124

  

  

  

柳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柳州市全面加强新时代

  

大中小学幼儿园劳动教育的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直机关各委、办、局,柳东新区阳和工业新区北部生态新区)管委会,各有关单位:

  

柳州市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幼儿园劳动教育的实施方案已经市委、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柳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1年  3月25日

  


柳州市全面加强新时代

  

大中小学幼儿园劳动教育的实施方案

  
  

为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进一步提高全市大中小学(含幼儿园,下同)劳动教育水平,充分发挥劳动教育的综合育人作用,根据《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自治区党委  自治区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实施意见>的通知》,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明确劳动教育的总体目标和主要类型

  

(一)总体目标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坚持立德树人,坚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劳动教育纳入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培养要求,充分发挥劳动可以树德、可以增智、可以强体、可以育美的作用,使劳动教育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提升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构建以学校为主导、家庭为基础、社会全方位支持的贯通一体、开放协同的劳动教育工作格局,将劳动教育贯通大中小学各学段,贯穿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变化和学生生活实际,积极探索具有柳州特色的劳动教育模式,创新体制机制,注重教育实效,实现知行合一,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二)主要类型

  

1.  日常生活劳动

  

日常生活劳动教育立足个人生活事务处理,结合开展新时代校园爱国卫生运动,注重生活能力和良好卫生习惯培养,树立自立自强意识。通过日常生活劳动,使学生掌握必要的生活技能,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树立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珍惜他人劳动成果的劳动观念。    

  

    生产劳动

  

生产劳动教育要让学生在工农业生产过程中直接经历物质财富的创造过程,体验从简单劳动、原始劳动向复杂劳动、创造性劳动的发展过程,学会使用工具,掌握相关技术,感受劳动创造价值,增强产品质量意识,体会平凡劳动中的伟大。切实在生产劳动中感受新时代需要高水平、有智慧的劳动者和劳动创造幸福生活的意义。

  

    服务性劳动

  

服务性劳动教育让学生利用知识、技能等为他人和社会提供服务,在服务性岗位上见习实习,树立服务意识,实践服务技能;在公益劳动、志愿服务中强化社会责任感。在服务劳动中让学生体会自我价值的实现和帮助他人的快乐,培养学生主动参加志愿服务、坚持参加社会服务的劳动观念与习惯,培育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氛围。    

  

  二、把握劳动教育实施总体要求和内容要求

  

(一)总体要求

  

充分结合柳州工业化城市特点,工农商互补,用3-5年的时间统筹做好劳动教育。以六个一为抓手形成一批劳动教育成果,即成立一个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研究中心、培育一批劳动教育试点区示范校、挂牌一批校内外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培养一支劳动教育教师队伍、打造一批劳动教育特色课程、编写一套劳动教育课程指导材料。大力营造劳动光荣、创造伟大的校园文化,积极探索具有柳州特色的劳动教育模式。

  

一要把握育人导向,明确劳动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是德智体美劳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学生成长的必要途径。实施劳动教育的重点是在系统的文化知识学习之外,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让学生动手实践、出力流汗,接受锻炼、磨炼意志,培养学生正确劳动价值观和良好劳动品质。

  

二要遵循教育规律,针对不同学段学生特点,以体力劳动为主,注意手脑并用、安全适度,通过让学生亲历劳动过程,感受劳动的艰辛和收获的快乐,实现学生从理念到实践再到知行合一,提升育人实效性。

  

三要体现时代特征,充分结合柳州行业新业态、产业新变革、科技新方向、劳动新形态和社会服务新变化,深化产教融合,提高学生适应新时代的劳动素质和能力。强化诚实合法劳动意识,培养科学精神,提高创造性劳动能力。

  

四要强化综合实施。拓宽劳动教育途径,整合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力量,促进学校劳动教育规范化,家庭劳动教育日常化,社会劳动教育多样化,形成协同育人格局。

  

五要坚持因地制宜。根据本市、县区、学校实际,结合自然、经济、文化等方面条件,充分挖掘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及民间组织劳动教育资源。充分结合柳州工业化城市特点,突出工业,工农商互补,丰富劳动教育形式,不搞一刀切

  

(二)内容要求

  

1.  幼儿园

  

幼儿园要注重劳动意识启蒙,鼓励并指导幼儿尝试生活自理,讲究个人卫生,初步了解常见职业的特点,懂得尊重他人劳动、珍惜劳动成果。

  

    小学

  

小学低年级要进一步加强对学生劳动意识的启蒙,让学生学习日常生活自理,感知劳动乐趣,爱惜劳动成果,懂得人人都要劳动的道理,从小树立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意识。小学中高年级要注重围绕卫生、劳动习惯养成,让学生做好个人清洁卫生、主动分担家务、适当参加校内外公益劳动,学会与他人合作劳动,体会到劳动光荣,尊重普通劳动者,初步养成热爱劳动、热爱生活的态度。要指导鼓励学生参与家居清洁、收纳整理,制作简单的家常餐等,每年学会1—2项生活技能,增强生活自理能力和勤俭节约意识,培养家庭责任感;参加校园卫生保洁、垃圾分类处理、绿化美化等,适当参加社区环保、公共卫生等力所能及的公益劳动,增强公共服务意识;初步体验种植、养殖、手工制作等简单的生产劳动,初步学会与他人合作劳动。

  

    初中

  

初中要注重围绕增加劳动知识、技能,加强家政学习,开展社区服务,适当参与校外体验式生产劳动,使学生初步养成认真负责、吃苦耐劳的劳动品质和职业意识。要指导鼓励学生承担一定的家庭日常清洁、烹饪、家居美化等劳动,进一步培养生活自理能力和习惯,增强家庭责任意识;定期开展校园包干区域保洁和美化,以及助残、敬老、扶弱等服务性劳动,初步形成对学校、社区负责任的态度和社会公德意识;适当体验包括金工、木工、电工、陶艺、布艺等项目在内的劳动及传统工艺制作过程,尝试家用器具、家具、电器的简单修理,参与种植、养殖等生产活动,学习相关技术,获得初步的职业体验,形成初步的生涯规划意识。

  

    普通高中

  

普通高中要注重围绕丰富职业体验,开展服务性劳动,参加体验式生产劳动,使学生熟练掌握一定劳动技能,理解劳动创造价值,接受锻炼、磨炼意志,养成艰苦奋斗、精益求精的品质,具有劳动自立意识和主动服务他人、服务社会的情怀。要指导组织学生持续开展日常生活劳动,增强生活自理能力,固化良好劳动习惯;选择服务性岗位,经历真实的岗位工作过程,获得真切的职业体验,培养职业兴趣;积极参加大型赛事、社区建设、环境保护等公益活动、志愿服务,强化社会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统筹劳动教育与通用技术课程相关内容,从工业、农业、现代服务业以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色项目中,自主选择1—2项生产劳动,经历完整的实践过程,提高创意物化能力,养成吃苦耐劳、精益求精的品质,增强生涯规划的意识和能力。

  

    职业院校    

  

重点结合专业特点,增强职业荣誉感和责任感,提高职业劳动技能水平,培育积极向上的劳动精神和认真负责的劳动态度。要指导组织学生持续开展日常生活劳动,自我管理生活,提高劳动自立自强的意识和能力;定期开展校内外公益服务性劳动,做好校园环境秩序维护,运用专业技能为社会、为他人提供相关公益服务,培育社会公德,厚植爱国爱民的情怀;依托实习实训,参与真实的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增强职业认同感和劳动自豪感,提升创意物化能力,培育不断探索、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和爱岗敬业的劳动态度,坚信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体会劳动不分贵贱,任何职业都很光荣,都能出彩。

  

    普通高等学校    

  

强化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教育,注重围绕创新创业,结合学科专业开展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积累职业经验,培育创造性劳动能力和诚实守信的合法劳动意识。要指导组织学生掌握通用劳动科学知识,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和社会主义劳动关系,树立正确的择业就业创业观,具有到艰苦地区和行业工作的奋斗精神;巩固良好日常生活劳动习惯,自觉做好宿舍卫生保洁,独立处理个人生活事务,积极参加勤工助学活动,提高劳动自立自强能力;自觉参与教室、食堂、校园场所的卫生保洁、绿化美化和管理服务等,结合三支一扶、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青年红色筑梦之旅”“三下乡等社会实践活动强化服务性劳动,强化公共服务意识和面对重大疫情、灾害等危机主动作为的奉献精神;积极参加实习实训、专业服务和创新创业活动,重视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的运用,提高在生产实践中发现问题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创造有价值的物化劳动成果。

  

    劳动教育实施主要措施

  

(一)发挥学校在劳动教育中的主导作用

  

各大中小学校要切实承担实施劳动教育的主体责任,制定本校劳动教育工作方案或工作计划,明确实施机构和人员,设立劳动教育必修课程,开齐开足劳动教育课程,保证必要的劳动教育课时,同时在其他课程中有机渗透劳动教育内容。组织开展课外校外劳动实践,着力打造校园劳动文化,深化劳动素养评价,发挥学校在劳动教育中的主导作用。

  

    科学建构劳动教育特色课程。

  

开设劳动教育必修课程,幼儿园及中小学校劳动教育课每周不少于1课时,用于活动策划、技能指导、练习实践、总结交流等,职业院校以实习实训为主要载体,开设劳动专题教育必修课,其中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不少于16学时。普通高等学校要明确劳动教育主要依托课程,可在已有课程中专设劳动教育模块,或植入劳动教育思想,也可专门开设劳动专题教育必修课,其中本科阶段不少于32学时。

  

在学科中有机渗透劳动教育。中小学应结合所在学段开设的学科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有机渗透劳动教育。职业院校专业课在进行职业劳动知识技能教学的同时,将劳动教育全面融入公共基础课,强化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劳动安全、劳动法规教育,普及与学生职业发展密切相关的通用劳动科学知识,并经历必要的实践体验。普通高等学校要将劳动教育有机纳入专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不断深化产教融合,强化劳动锻炼要求,加强高等学校与行业骨干企业、高新企业、中小微企业紧密协同,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注重改进劳动教育方法和组织形式。鼓励各级各类学校和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开发劳动教育特色课程。推动中小学校、职业院校和普通高等学校协同共建、共同开发特色劳动教育课程,提供技术服务。充分利用我市职业院校的资源优势,结合各学段学生对职业意识和职业体验的不同需求,通过普职融通、课程合作,激发学生内在需要和动力,提高我市劳动教育的整体效果。

  

    创新课外校外劳动实践

  

组织开展课外校外劳动实践,中小学每周课外活动和家庭生活中劳动时间,小学12年级不少于2小时,其他年级不少于3小时。每所学校应至少设立1处校外劳动教育实践基地,组织开展符合学生年龄特点、促进身心健康、安全适度的劳动教育。

  

小学低中年级以校内劳动为主,小学高年级和中学在校内劳动的基础上可适当走向社会、参与集中劳动。城镇学校可结合实际组织学生参加公益劳动与志愿服务,农村学校可结合实际在农忙时节组织学生帮助家长、贫困学生家庭、劳动力缺乏的家庭开展适当的农业生产劳动。加强中小学校劳动技能室、功能室建设,鼓励有条件的学校开辟种植园及养殖园,组织学生开展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农业生产劳动。

  

职业院校、普通高等学校要围绕创新创业,组织学生以校外劳动锻炼为主,参与真实的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积累职业经验,增强职业认同感和劳动自豪感。

  

    繁荣校园劳动文化

  

大中小学要在每年五月份集中开展劳动光荣主题教育,可以结合学雷锋纪念日、植树节、劳动节、丰收节、志愿者日等重要节假日,根据实际设立校园劳动周、劳动日。采用专题讲座、劳动文化讲堂、劳动项目实践、劳动技能竞赛、劳动成果展示等形式,开展劳动模范、大国工匠、科学家等先进人物进校园活动,培育劳动光荣、创造伟大的校园劳动文化。要加强学校环境建设,弘扬垃圾分类新时尚。在民族传统节日,安排学生学习民族传统文化同时,让学生学习非遗技艺,体验传统劳作,思考传统如何将我们宝贵的劳动技艺也文化传承下去,在新的时代焕发新的生命力。

  

    深化劳动素养评价

  

探索建立劳动教育清单制度,明确学生参加劳动的具体内容和要求;加强过程性评价,将参与劳动教育课程学习和实践情况纳入学生综合素质档案。市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建立开放式的劳动清单,明确劳动任务底线要求。各县区和各学校根据本县区区域特色和学校自身特点细化具体内容和最低限度劳动任务量化标准。把劳动教育素养评价结果作为衡量学生全面发展情况的重要内容,作为评优评先的重要参考和毕业依据,作为高一级学校录用的重要参考或依据。劳动素养评价记入学生期末评价、综合素质评价档案,逐步将学生的劳动素养评价纳入普通高中学分考核体系。

  

  (二)强化家庭在劳动教育中的基础作用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实施劳动教育的重要场所。家长要通过日常生活的言传身教、潜移默化,让孩子养成从小爱劳动的好习惯。中小学、幼儿园要通过家长学校、家长会、家委会等引导家长创造机会鼓励孩子主动承担家务劳动,可根据各年龄阶段学生特点,给学生安排适量的家庭劳动作业,利用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中的劳动实践机会,教会孩子洗衣做饭等必要的家务劳动技能,每年有针对性地学会1-2项生活技能。可根据我市工业化城市特点和县区农业发展需要,利用节假日适当安排学生参加工业劳动和农业劳动,引导学生参加有益的社会实践活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和劳动态度,养成热爱劳动、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

  

(三)发挥社会在劳动教育中的支持作用

  

全市各级各部门要加强推动和引导企业公司、工厂农场等组织履行社会责任,开放劳动实践场所,提供服务岗位、建立和完善学生参与生产实践制度,支持社区、学校组织学生参加力所能及的生产劳动,参与新型服务性劳动,让学生掌握现代工农业生产的基本知识,学会使用基本生产工具。高新企业、职业院校、工业园区等要为学生体验现代科技条件下劳动实践新形态、新方式,学习实践新工艺、新技能提供支持。社区、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以及各类公益基金会、社会福利组织要组织动员相关力量、搭建活动平台,提供服务岗位和相关的培训与指导,会同教育部门制定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参与社会服务活动计划,推动学生深入农村、城乡社区、福利院、养老院和公共场所等参加志愿服务,开展公益劳动,参与社区治理。鼓励学校(家委会)、社区、市妇联、市总工会、市中小学家庭教育研究指导中心、村(居)委员会等组织开展学生劳动技能教育和展示活动,加强对家庭劳动教育的指导。

  

(四)多途径扩充劳动教育资源

  

建立健全劳动教育资源开放共享机制,推动社会各单位面向中小学校开放现有的综合实践基地。发挥职业院校、普通高等学校的专业、学科优势和社会服务功能,利用劳动育人示范基地、职业院校实训中心、职业体验中心等资源,建立稳定的实习和劳动基地,开发新工艺、新技术、新手段,运用劳动新形态、新形势的新时代高科技劳动课程,面向普通中学学生开展职业技能训练。各县区要遴选认定一批山林、草场、农场、厂矿企业、种养殖场、福利院、博物馆、科技馆、图书馆等场所,作为劳动教育实践基地。积极推进柳州市中小学生综合素质教育基地学校建设,通过设立专门场地、配置必要设施、设置专职部门和人员、构建长效运营机制等措施,将劳动教育纳入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内容。同时挂牌一批能同时承接500人次以上的市级劳动教育实践基地,推动设立一批区域劳动实践场所和基地,促进劳动教育与生产、市场相结合、提高学生创新性劳动能力。

  

(五)开展劳动教育研究

  

推动建立市级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研究中心,加强对各学段劳动教育的实施情况的追踪研究,引领规范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建设。鼓励大中小学开展劳动教育教学改革探索,围绕劳动教育的目标、内容和任务,深入研究劳动教育所具有的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综合价值,及其对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及良好品格形成的影响。在劳动教育师资队伍建设、课程体系建构、课程资源开发、学科渗透融合、教学方法改进、评价机制完善等方面设立专项课题,开展深入研究。组织开展市级、县区级劳动教育教学改革试点校、示范区创建,及时总结经验,推广优秀成果,不断提高劳动教育的规范化、科学化水平。

  

各级中小学教研机构要配备专(兼)职劳动教育学科教研员,组织开展专题教研、区域教研、网络教研,通过协同创新、校际联动、区域推进等方式,提高劳动教育整体实施水平。通过开展劳动教育优秀课例评选、劳动教育优秀成果展示等活动,示范带动劳动教育研究发展。

  

[责任单位:市教育局、科技局、工业和信息化局、民宗委、民政局、农业农村局、文化广电旅游局,市总工会,共青团柳州市委,市妇联,县、区人民政府,柳东新区管委会阳和工业新区(北部生态新区)管委会,各高等学校]

  

四、劳动教育实施步骤

  

(一)启动实施阶段

  

1.  印发《柳州市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幼儿园劳动教育的实施方案》。

  

2.  各县区政府、管委会制定劳动教育工作方案,各学校制定劳动教育工作计划。组织实施,常抓不懈。

  

(二)完善提升阶段

  

1.  建立市级——县区——学校劳动教育清单制度。

  

2.  建立市级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研究中心

  

3.  探索建立劳动教育长效运营机制。

  

4.  开发柳州特色劳动教育教学资源。

  

5.  研制劳动教育教师配备计划。

  

6.  启动推进完成柳州市中小学生综合素质教育基地学校建设,为学生提供优质的劳动教育实践活动场所。3年内挂牌5个及以上能同时承接500人次以上的市级劳动教育实践基地,推动设立20个及以上县区级劳动教育实践场所和基地。组织学生分批到市中小学生综合素质教育基地学校、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开展劳动教育活动。

  

7.  开展劳动教育督导检查,总结劳动教育工作阶段性成果,不断完善劳动教育工作制度,推动劳动教育深入开展。

  

(三)品牌引领阶段

  

1.  组织开展劳动教育评比,评选劳动教育特色品牌,表彰先进,推广劳动教育工作经验。

  

2.  以劳动教育品牌为引领,提升全市劳动教育的教育工作水平,劳动教育制度化、常态化。

  

五、保障参加劳动教育学生安全

  

建立政府负责、社会协同、有关部门共同参与的劳动教育安全管控机制。建立政府、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参与的劳动教育风险分散机制,根据谁组织谁购买的原则,统一为参与劳动教育活动的学生购买劳动教育相关保险,保障劳动教育正常开展。鼓励保险部门推出劳动教育相关保险。按照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的工作要求,坚持安全第一,将安全教育和管理融入劳动教育课程与劳动实践过程,根据学生学段特点、性别差异和体能状况,选择合适的劳动教育项目,合理安排劳动时间和强度,强化学生劳动风险意识,提高学生自救互救能力以及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加强培养学生黑暗烟热环境逃生、紧急疏散、交通事故、地震等突发事件应急自救能力。组织、实施单位要认真排查并消除学生劳动实践中的各种隐患特别是辐射、疾病传染等,在场所设施选择、材料选用、工具设备和防护用品使用、活动流程等方面制定安全、科学的操作规范。制定劳动实践活动风险防控预案,完善应急与事故处理机制。[责任单位:市教育局、财政局、应急局,柳州银保监分局,县、区人民政府,柳东新区管委会阳和工业新区(北部生态新区)管委会,各高等学校]

  

六、加强劳动教育组织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强化统筹协同

  

全市各级党委要加强对劳动教育的统一领导,各县区政府、管委会要把劳动教育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出台相关政策,切实解决劳动教育实施过程中的重大问题和实际困难,建立健全劳动教育长效机制。各级党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要加强组织协调、配合联动,在落实劳动教育场所、扩充劳动教育资源、解决劳动教育经费、加强劳动教师师资队伍建设、保障劳动教育安全等方面充分发挥部门职能优势,确保中央、自治区和我市劳动教育决策部署落地见效。

  

(二)健全投入机制,落实经费保障

  

积极争取中央补助资金,统筹自有财力,多渠道筹措资金,健全经费投入机制,为学生劳动教育提供可持续的经费保障,加快建设校内劳动教育场所和校外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加强学校劳动教育设施标准化建设,建立学校劳动教育器材、耗材补充机制。学校要将劳动教育经费纳入年度经费计划,可按规定统筹安排公用经费等资金用于劳动教育。加强经费监管,确保专款专用,提高经费使用效益。可采取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吸引社会力量提供劳动教育服务。制定劳动教育实践基地挂牌标准,开发利用好现有实践基地开展劳动教育项目。探索建立劳动教育实践基地长效运营机制,行业主管部门指导各方协商制定适宜的劳动教育实践基地收费政策,联合相关部门加强对收费行为的监管,确保劳动教育实践基地规范运行。鼓励支持县区人民政府、管委会及其主管部门为保障安全和优化服务进行设备和场地改造的已挂牌劳动教育实践基地给予政策鼓励与资金支持,为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后期的良好运行提供资金保障。

  

(三)加强师资配备,落实政策待遇

  

教育行政部门要会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等部门制定劳动教育教师配备计划,根据学校劳动教育需要,为学校配备必要的专任教师,积极探索建立专兼结合的劳动教育师资队伍。普通高等学校和职业院校要加强劳动教育师资培养,鼓励有条件的学校开设劳动教育相关专业和课程。发挥职业院校的专业优势,推动社会协同培养劳动教育师资,提供更加丰富的课程资源和送课到校等服务。建立各级各类学校师资交流共享机制,兼职承担劳动教育教学任务。设立劳模工作室、技能大师工作室、荣誉教师岗位等,聘请劳动模范、能工巧匠、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等相关行业专业人士和能工巧匠担任劳动教育兼职教师。保障劳动教育课程岗位教师在工资绩效、职称评聘、评优评先、专业发展等方面与其他教师享受同等待遇,保持劳动教育教师队伍的稳定与发展。组织开展经常性的劳动教育教研活动,开展教学竞赛,提高劳动教育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质量。完善劳动教育教师培训体系,将劳动教育师资培训纳入各级教师培训计划。中小学校要对承担劳动教育课程的教师进行专项培训,同时把劳动教育作为全员培训的必修课,提升专任教师专业能力和素养,增强全体教师的育劳意识和育劳能力。

  

(四)加强督导检查,注重宣传引导

  

加强督学、督政,建立激励机制。通过挂牌一批市、县区级劳动教育示范学校和劳动教育基地,评选一批劳动教育精品课程,鼓励全市各级各类学校、教师积极开展劳动教育探索实践。将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履行劳动教育职责、保障劳动教育情况,以及学校劳动教育必修开课率、劳动实践组织、教学指导等实施劳动教育情况纳入教育督导范围,督导结果向社会公开,同时作为衡量区域教育质量和水平的重要指标,作为对被督导地区、部门和学校及其主要负责人考核奖惩的依据。将支持学生劳动教育情况纳入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报告事项。

  

市主流媒体和主要宣传平台要加大劳动教育宣传力度,加强社会、学校、家庭劳动教育观念统一、提炼和弘扬柳州劳动精神,宣传先进劳动典型。注重挖掘在抗疫救灾、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等工作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人物和事迹,深入开展礼赞身边的劳动者”“柳州劳模进校园等活动,鼓励和支持创作更多以歌颂普通劳动者为主题的优秀作品,营造全社会关心和支持劳动教育的良好氛围。

  

[责任单位:县、区人民政府,柳东新区管委会阳和工业新区(北部生态新区)管委会,市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市总工会]

  

    


  

    



版权所有 柳州市教育局 桂JS201103-001
桂ICP备05004853号 桂公网安备45020202000309号
网站标识码:4502000043